杨澜:对自己现状很满意 做大众化的《天下女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1/18 14:05 南方周末 | |||||||
□本报驻沪记者 张 英 11月底,杨澜主持的新节目《天下女人》将在湖南卫视亮相。在《天下女人》的媒体见面会上,身着一身红裙的杨澜看上去光彩照人,喜气洋洋。 在成功转让长期亏损的阳光卫视以后,杨澜开始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电视内容生产上来 大众化的《天下女人》 和低成本运营的《杨澜访谈录》一样,《天下女人》也是一个谈话节目。惟一的不同是,《天下女人》是一个以讨论女性话题、分享性别体验、关注都市女性精神世界,办给女性看的谈话类节目。 “我老早就想做这么一个节目了,它不承担太多社会职能,也不完全是八卦、隐私,而是现代女性关心的问题、现象,能够承载精神交流,能够进入女性心灵、触及灵魂。” 《天下女人》的策划人冯博对节目的前景表示乐观。“在选题上,女性的喜悦、烦恼、渴望和困扰,皆可入题,不怕细致入微只怕空洞无物。” 目前,《天下女人》已经录制了四期。它的主题分别是“我们欣赏的男人”、“人工美女”、“女人怎么减压”和“男人在家”。节目的谈话嘉宾除了焦点事件中的当事人,也请来了众多观众熟悉的文艺明星。 “在这个节目里,我们想尝试开辟一种新型的谈话节目方式,突出话题对生活的介入和实用性。” 做内容提供商 在辞掉阳光文化主席的职务后,杨澜告别了繁琐的行政工作,开始充分享受做节目的快乐。相对于杨澜主持电视节目的才能,杨澜的经营才能被业内人士所质疑。 回首过去五年商海浮沉,杨澜笑着说自己现在已经学会了“蛙泳”,经过曾经的多次“呛水”,现在能够比较“老实”地驰骋商海。 在事业上,杨澜和吴征形成了分工。“纸媒这一块是由吴征来负责的,我现在在电视方面投入得多一些。重新回来做电视节目,我有脚踩在地上的感觉。” 在电视节目的制作上,杨澜也开始重视市场,“过去几年里我为了一个文化理想做得很执著也很艰苦,现在我明白追求文化理想不等于做一个纯文化的节目。”吴征在亚洲电视曾经推出过一档记录片《寻找他乡的故事》,在世界各地寻找华人的足迹与历史。当时这个节目遭到许多电视人的反对,香港是娱乐为主的文化,根本不会接受这个专题片,结果是意外的:《寻找他乡的故事》由金庸题写片名,收视率非常好,在观众的无记名的投票当中连续三年获得电视欣赏指数一等奖。 现实让杨澜确信,只要找到好的渠道讲好的故事,人文类的节目是有观众的。“我想一个社会要发展,它对文化的欣赏层次可能会出现分化的,文化可能不会像以前大一统的局面,当时的中国电视市场里缺少这么一段知识含量和资讯深度足以满足知识分子们需要的电视节目。有不少其他国家的经验已经证明,这类节目还是相当有生命力的,重播价值很高,而且观众群也非常稳定。比如在美国、英国、日本,包括许多拉美国家,“历史”与“探索”等主题频道已成为收视与营业额最高的频道。我个人坚信,独立于新闻与娱乐节目之外的‘另类’节目,今后肯定能在社会各阶层观众之中,找到越来越大的生存与发展空间。”
(责编:幽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