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举办法国印象派画展 观众数突破25万(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1月27日09:28 人民网-人民日报 | |||
艺术的魅力永远源于艺术本体。在良莠不齐鱼龙混杂的艺术品市场,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再次有力地诠释了这一真理。 随着艺术品市场政策的放宽和艺术经济经营意识的提升,艺术品流通空前活跃。不出国门,人们也有机会见到罗马的雕塑,希腊的陶器,可以欣赏达利的自画像,可以见到欧洲市场最流行的设计,可以观看美国百老汇歌星的演出,可以把许多遥远的梦想变成现实。但泥沙俱下的艺术品市场同时酿造了大量的泡沫,混淆视听,遮蔽人们的眼睛。一台号称如何高明的演出原来是二三流的走穴,一幅鼓吹如何品质经典的画作可能是涂鸦,一次标志醒目的展览结果全是边角余料。一次又一次的失望,增加了选择的经验。艺术教育的积累,养成人们对艺术的向往,也使人们对真正的艺术明察秋毫。当51幅总保价55亿元的法国印象派各个时期代表人物的代表作品漂洋过海走进国门,当莫奈、马奈、毕沙罗、雷诺阿、德加、莫里索、巴齐耶、塞尚等大师从光滑的宣传纸上走进真实的生活,除了饱受视觉的震撼,大概已经没有浪费机缘的必要。 中国人为什么对印象派如此热爱?80多年的交往,沟通了百姓对印象派的认识,并对印象派记忆犹新。 “印象派”,极其学院化的一个单词,与中国人却有着密切的往来。上个世纪20年代李叔同、徐悲鸿等艺术大师,借助不同途径,初涉法国印象派,开启风气之先。到了30年代,印象派逐渐对中国的绘画、文学等产生广泛印象,并形成一股艺术思潮。有意思的是,50年代印象派再度登陆中国时,被批为腐朽没落艺术逆流。由于政治的干预,印象派作为一个专业术语却妇孺皆知。直到八十年代,西方艺术被中国艺术大量借鉴,印象派“卷土重来”,印象派作品在国家级报刊上,在岁末年初传送的贺年卡、明信片上频繁露面。“思想解放,创新精神,追求艺术民主,表现现实生活中阳光灿烂的生活,印象派的这些特质令改革开放之初的中国人一下子就完全接受了印象派。”知名画家、中国美术馆馆长冯远说。 改革开放后虽然相当一部分中国艺术家有机会在法国看到作品,但对普通人来说,持久的向往和猜想已成为集体潜意识,并有兴趣了解印象派。之前虽有莫奈等人的零星作品入境,但不成气候,时至今秋的大规模印象派作品远道而来,总算遂了这一集体的愿望。 细节,成就了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皇帝的女儿也愁嫁。自恃大师作品难得一见,如果不加合理的推介,也难免养在深闺人不知。 从20元的票价,到专家专场讲座,到开馆时间延迟至晚上9点,甚至到300个小小的导览机,无不体现出人性化的关怀与服务。街区的旗杆,展览馆的灯箱,报纸的专栏,“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10个汉字强烈地冲击着人们的视觉。为了此次展览,中国美术馆印制了各种规格的画册,每件作品都有法国艺术史专家撰写的说明,还附有来展画家的介绍。精心的设计,精美的装帧,画册本身成为茶余饭后的享受。展览期间,中国美术馆还邀请著名美术史家和评论家作专场讲座,组织外交使节、中小学美术教师等专场讲解。许许多多类似的设计,是细节,但见匠心,不是锦上添花,而是必不可少。因为这些细节,艺术被走近、懂得和了解,艺术的魅力才可能被参悟。 要特别提到票价问题。因为它使我们对法国印象派绘画珍品展肃然起敬。 考虑到作品负荷的价值,20元、50元、100元甚至更高的票价,观众会咬牙接受,也会趋之若鹜,毕竟所见多为传世之作。但事实上,一张票价仅收20元人民币,学生还可以减半,专业人士和部分职业从业者免票。“我们也曾犹豫是否提高票价,毕竟要增加很多设施和服务,但最后我们决定维持美术馆一贯票价。”中国美术馆此举,实为豪举。经济上损失了几百万,但国家美术馆的定位更加清晰,雅量由此可见。风物长宜放眼量,演出市场、展览市场一些狠吃一顿三年不饿吓跑观众扰乱市场的短视之为大概应该感到汗颜了。 《人民日报》 (2004年11月26日 第九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