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汇:上海的“拉丁区”
通黄浦江的肇家浜,通吴淞江的法华泾,在漕河泾附近交汇。漕河泾经过上海县的七宝镇、青浦县的朱家角镇,从淀山湖港叉进入京杭大运河。三条河道在此交汇,地势非常重
要。交汇点原来无名,因为是明代大学士徐光启的别业,徐氏有家人在这里边种地,边看顾徐光启的坟墓,所以人称这里是“徐家汇”。
从鸦片战争后徐家汇地区开辟教堂开始,一百年里,此处陆续建造成一整套宗教文化设施。教堂、修道院、藏书楼、博物馆、天文台、大中小学,一应俱全。它们作为法国耶稣会在华传教的总部,弥漫着欧洲文化的氛围。这样的地方,在中国和亚洲都没有第二处。
当徐家汇开始建设的时候,它还不是上海城市的一部分。这里的居民,和江湾、真如、川沙的农民一样,都把去上海市区说成是“到上海去”。直到20年后,才因为和“太平军”打仗的关系,从上海租界里开了两条“徐家汇路”(当时称“军路”,即后来的“华山路”和“徐家汇路”),把徐家汇和上海市区连接了起来。
上海原来农业发达,开埠后工商业、房地产急剧发展,天主教上海教区因为占据了成片的土地,靠租金成了远东和世界上少数几个最富裕的教区。上海天主教“老教友”有几百年的奉献传统。史料记载,建造徐家汇大教堂的时候,大户人家出资买材料,贫寒教徒就到工地上帮助磨砖。在徐家汇周围中国本地的田宅中,天主教建筑密布,兀自成为一座独立的城市。
同样是宗教建筑群,徐家汇的肃穆与龙华的悠久辉煌有着异样的气氛;同样是西方文化,徐家汇的宁静致远又与租界的车马喧嚣形成强烈对比。
因为徐家汇直属法国巴黎耶稣会领导,来这里传教的大多是法国神父。徐家汇周围,很多学生在学习法国的音乐、舞蹈、绘画、体操,很多人以讲法语为高雅,神父们还都懂拉丁文。这种情景使徐家汇很像是上海的“拉丁区”,如同巴黎塞纳河右岸的教会文化中心“拉丁区”一样。
徐家汇的居民结构是两个极端,天主教会的神职人员和交通大学的教授,以及各个学校的学生,是当地的知识分子一端,他们占人口的少数;另一端则是许多江苏、浙江、安徽、山东逃难来上海的贫苦农民,低技能、低收入者在这里为数不少。在1950年的徐家汇区总人口中,有24376人处于“失业、无业和家务劳动”状态,失业率高达25%以上(当时棚户集中的普陀区是23%,杨树浦区是22%)。可见徐家汇也曾经是上海一个低收入的贫民生活区。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