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风流:慈禧太后--为统治者她有足够的智慧(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12/07 11:37 新浪文化 | |
作者:何德兰 晏方 李鸿章的杰出才能导致自己树敌太多——他的敌人包括那些败在他手下的人,那些他不想或无法帮助的人,那些受过他处罚或被他罢了官的人,以及那些因为妒忌他而怀恨在心的人。中日战争结束之后,中国政府派了张荫桓前往谈判和平条约,但日本人拒绝接受他,而且除非“李鸿章主要以其对政府的巨大影响及所受民众的爱戴而被任命为特使”,不然对此事不予考虑。我们都知道他是怎么去的,脸上又是怎么挨了一个日本狂人的枪子的。子弹嵌入他左眼下部,到死都没取出。我们都知道他是怎么恢复的,又是怎么因为他的不幸遭遇而谈成了比较好的条款。接着他回了国,可是照丹比上校的说法,“只是由于太后与他的友谊和他个人的不幸遭遇,他才得以保全自己的性命”。因为“这项新的条约在中国遭到了”吹毛求疵者的“强烈谴责”。他们正是那些不被日本承认为特使的人。 ①格莱斯顿(1809~1898),英国自由党领袖,曾四度担任英国首相。②俾斯麦(1815~1898),普鲁士王国首相和德意志帝国宰相,以战争击败法、奥,统一德意志,有“铁血宰相”之称。1896年他被派到莫斯科去参加沙皇的加冕仪式,接着进行环球旅行。李鸿章每到一个国家都受到热情的款待,这对中国的政治家或者亲王来说都是所没有享受到过的礼遇。他将要起程时,我应他要求让人在一柄团扇上替他画了幅地图,一面是东半球,另一面是西半球,上面清清楚楚地标明了他旅行时车船将要经由的全部航线和铁道,以及他预定逗留的港口和城市。他同格莱斯顿①一起合影留念,被西方人称为“东方的俾斯麦②”。但在他回到北京之后,仅仅出于妒嫉,人们把“他当作死火山对待”。慈禧太后邀请他参观颐和园。太监带着他到处游览,招待他喝茶抽烟,把他领进只有太后才能进去的楼阁,接下来他就下了无人不与他作对的刑部。现在这位被许多国王和宫廷尊崇、被许多皇帝和总统优礼、就是我国政府也化了三万美元来招待的大学士再一次被褫夺黄马褂和顶戴花翎,并罚没他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薪水半年,数目是有趣的四十五两金子,约合三十五美元。当时在北京,人们传说仅仅是由于慈禧太后的干预才使他免遭监禁和进一步受辱。 慈禧太后垂帘听政期间在军机大臣领班的职位上呆过的只有两个人——恭亲王和庆亲王。前者被贬黜过许多次,其荣誉被剥夺殆尽,而后者在三十年里则始终是个“不倒翁”,所得到的荣耀全都原封未动地保存了下来。张之洞、刘坤一、王文韶这三位杰出的总督、大学士也是这样,慈禧太后从来都让他们担任重要职务,但他们从未遭过她的贬黜。用得着问理由吗?答案并不难找。他们都是她的国家里最进步的官员,但其中没有一个人强大到足以危及她的统治,所以没有必要提醒他们上面有个强权人物。只要她大笔一挥,就可以让他们从 天上掉到地下。不过,对袁世凯就不是这样了——我们会在下面的章节中讲到他。 至此提及的所有杰出官员都属于进步派而不是保守派,他们全是慈禧太后的心腹,被委以重任,全都为进步和改革而努力。可是欧洲作家一说到慈禧太后总认为她是反动派。正如我们所见,事实并非如此。不过,慈禧让一些保守派官员仍呆在总督或大学士的位置上,因为这样所有重大问题的正反方意见她全都可以听到。 这些保守派中有一个是现在摄政王载沣的岳父荣禄。当太后让袁世凯负责北洋新军的时候,她也将荣禄任命为直隶总督。一个是进步派,一个是保守派,不彼此通知,不得到对方的同意,什么重大的行动都无法实行。慈禧太后是否预见到了可能会出现的危险,我们不知道,可是她已经做了防范。这个危险是指1898年那件事。当时皇上命令袁世凯带领他的军队进入荣禄像北京,把慈禧太后软禁在颐和园,并保护改革运动。这件事以后会讲到,这里提一下不过是为了显示慈禧太后是如何以一位官员对付另一位官员、以一派对付另一派,来防止任何这类灾难或突发事件的。袁世凯不论带他的队伍去北京干什么,不首先通知他的上司荣禄是不可能的,除非将他处死。而要袁世凯去幽禁慈禧太后那样重要的人物则就更不可能了,因为他和荣禄的职位全都出自她的任命。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