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日报网站消息:身穿红袍、笑容可掬的白胡子老头是我们所熟知的圣诞老人的“标准形象”,每年圣诞前夜,总有许多孩子守候在壁炉前,希望能把偷偷爬烟囱进来送礼物的小老头“逮个正着”,但如果爬进来的是个鼻骨断裂、一头乱发的人,你会做何反应?抄起棍子喊抓贼?且慢,人类学家告诉我们,这就是圣诞老人的“正版原貌”。
据英国《泰晤士报》12月12日报道,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的人类学家卡罗琳·威尔金森
借助电脑还原出了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的米拉城(今土耳其境內)天主教主教尼古拉斯的三维图像。这位乐善好施的“圣人”就是传说中的圣诞老人的原型。
电脑成像显示中的圣·尼古拉斯大约60岁左右,高约1.68米,有着橄榄色的皮肤、一头乱蓬蓬的白发和宽宽的下巴,鼻骨因断裂而塌陷。威尔金森说:“他的脸很有趣,相当阳刚,他的塌鼻子是他的特征……我们相信,这是目前最接近他的形象。”
据悉,威尔金森是个根据尼古拉斯遗体的X光片和测量数据进行电脑还原的。圣·尼古拉斯的遗体一直作为圣物保存在意大利小城巴里,只有一位解剖学家曾在20世纪50年代得到梵蒂冈教廷的允许,入内进行了数据的测量搜集。(欧叶)
***相关链接:圣诞老人的传说和形象演变
西方关于圣诞老人的来源一直莫衷一是,但影响最广的说法是,他是公元4世纪小亚细亚的米拉城天主教主教圣尼古拉斯的化身。相传他非常喜欢小孩,而且乐善好施,经常赈济穷人。相传一户贫苦人家有三姐妹,因筹不出嫁妆迟迟不能出嫁。尼古拉斯得知此事后就偷偷从窗口丢进一袋金币,没想到这袋金币刚好掉进火炉旁的长袜子里。所以,以后圣诞夜的时候,大家都会准备长袜子,等着圣诞老人来送礼。
17世纪,荷兰殖民者把尼古拉斯的传说带到了美洲大陆,而他在荷兰语中名字“Sinterklass”演变成了“Santa Claus”,从此以讹传讹,传遍全球。
1822年,美国作家克莱门特·摩尔为他的孩子写下了后来风靡全美的《在圣诞节的前夜:圣尼古拉斯来访》,在诗中“圣诞老人”转型为一个美国化的“老顽童”:他身着皮毛,脸颊红得像玫瑰,鼻头像樱桃,身材圆滚滚,胡须白得有如窗外的白雪,总是驾着八只驯鹿拉着的雪橇到各处给小朋友送礼物。
19世纪60年代,纽约漫画家托马斯·纳斯特根据摩尔的描述创作了一组以圣诞老人为题材的版画作为《Harper的一周》的插图。从此,胖胖的、慈祥的圣诞老人形象深深地扎根于美国人民的脑海中,并随着时间推移传遍世界各地。
圣诞老人的令人愉快的形象虽然确立了,但艺术家们对他所穿衣服的颜色仍有很多争论,绿色、蓝色、红色还是动物的皮毛?1931年,可口可乐公司决定想方设法让让顾客们在寒冷的冬季也喝他们的可乐,于是一个巧妙的商业宣传计划出台了,商业艺术设计师哈登·桑德布洛姆用可乐的颜色来做圣诞老人衣服的主色调。可口可乐强大的广告攻势让其它的“圣诞老人装”相形见绌,从此,身穿红白“制服”的圣诞老人成为牢不可破的“标准造型”。(欧叶整理)
(编辑:独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