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2005年度《炎黄春秋》杂志 > 正文

八路军的“电讯大王”王士光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1 16:25   炎黄春秋

  作者:江文

  “你们是科学的千里眼顺风耳!”这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为我军通信兵的题词。在战斗岁月里,无数优秀儿女运用各种科技手段,为民族解放做出了重要贡献,王士光同志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虽于2003年6月不幸去世,但为我军通信事业建立的卓著功勋,将永载史册。   

  五台山麓的“助理教授”   

  1943年秋,我由冀中军区无线电中队政委调任晋察冀军区司令部三科科长兼无线电大队政委。当我赶到军区司令部所在的阜平县城南庄报到时,聂荣臻司令员高兴地向我介绍说,他请了两个洋教授,正在无线电大队开办无线电机务高级研究班(当时简称高研班)。叫我赶紧去看看,叮嘱我一定要把高研班继续办好。

  第二天下午,我从城南庄出发,向南走了七八公里山路,到达高研班所在的中白叉村,首先看到两个黄头发高鼻梁的人,正在指手画脚地和一群学员热烈交谈。一个身材高大、面庞清瘦的八路军不时地用英语作着翻译。经介绍,大高个是王士光,两位洋人就是聂司令员说的洋教授,都是英国人。老一点的叫班威廉,原任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主任。年轻一点的叫林迈可,是燕京大学经济系讲师,无线电技术的爱好者。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他们几经辗转到达晋察冀根据地,这使一向珍视人才的聂荣臻司令员如获至宝,劝说他们留在阜平帮助办大学班。1941年春,王士光同志奉命由冀察热辽军区无线电中队机务主任调八路军前方总部(简称前总)工作,路过晋察冀军区时,也被聂司令员截留下来,专电请示延安同意后,任命他为军区三科教育股长,主要负责高研班工作,为两位洋教授当助手和翻译。这天下午,王士光同志兴致勃勃地向我汇报了两年来高研班的教学进展,还介绍了他带领高研班学员改装电台发信机的情况,谈得很投机。从那天起,我们成了好战友、好朋友。

  王士光是刘少奇夫人王光美的四哥。1934年,19岁的王士光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燕京大学物理系,翌年,又考入清华大学电机系学习无线电工程。受进步书刊和进步学生的影响,王士光参加了著名的“一二·九”爱国运动,1936年加入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是王家参加革命第一人,成为兄弟姐妹的学习楷模。王光美受其影响,后来奔赴延安,三个妹妹也相继参加革命。1938年7月,根据党组织的安排,王士光与王新假扮夫妻,在天津秘密组建电台,在日寇的眼皮底下,一次次完成地下党组织交给的联络任务,爱情之花也在这曲折惊险的地下斗争中悄然开放。

  在高研班,王士光是主要负责人。高研班的学制为两年,学员大都具有高中或初中文化程度,有的是作战一线的报务主任、电台队长或机务骨干,有的是各军分区挑选的基层干部,还有几个是大学毕业生。所学课程分必修和选修,必修课为高等数学、高等物理、电工原理、无线电工程等四门;选修课有高等微积分、高等电磁学、光学、量子论、相对论、天线理论等。教材是美国斯坦福大学课本和班威廉编写的讲义。由于基础不同,高研班分甲、乙两组。英语基础好的编为甲组,直接听两位老师讲课;基础差的分在乙组,由王士光整理笔记,译成中文,再刻印成讲义发给大家阅读。当时只有26岁的王士光,既当领导又当助手,既当学生又当“先生”,既做翻译又当编辑,忙得不亦乐乎,大家都亲切地称他为“助理教授”。

  为了更好地满足八路军前线抗日作战通信联络的需要,王士光除了做好高研班的组织之外,还开动脑筋,将课上讲的发信机原理绘制成图,编成实习教材发给大家学习;同时潜心钻研,创造性地研制出了电子交连式(即电子耦合式)发信机,使发射功率更加稳定,并节省了一个电子管。这种改进后的发信机,抗战乃至解放战争时期,在晋察冀和晋冀鲁豫军区成为最抢手的电台。

  在高研班工作期间,王士光还发明了一套简便的方法,能帮助学员很快掌握电子交连式发信机计算公式的推导、性能参数的确定以及调线程序的制定等,这在当时是个了不起的创举。这套方法在军区推广后,有效地提高了大家的业务水平。从1942年“五一”反“扫荡”到1944年初,在晋察冀根据地环境最残酷、战斗最频繁、敌我斗争最激烈的时期,高研班竟然奇迹般地坚持下来,与王士光的殚精竭虑是密不可分的。高研班学员毕业后分配到各地抗战前线,大大加强了我军的通信力量。曾在燕京大学任教10余年的班威廉教授感慨地说:“这么好的学生和人才怎么都到八路军里来了!我在国民党统治区教学很久,这是我遇到的最好的学生。”回国后他写了一本《新西行漫记》,书中赞扬高研班学生的水准,“与任何第一流大学的学生相比毫不逊色”。聂荣臻元帅在回忆录中指出:“这一时期培训的无线电技术人才,不但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不少还成为新中国的电讯骨干。”

  林迈可于1944年4月离开晋察冀转道回国,新中国成立后,曾多次来访。1992年我和王士光一起去宾馆看望他时,谈起当年的高研班,他依然对王士光赞不绝口。

  [1]  [2]  [3]  [4]  [下一页]


新浪友情提醒:看新闻也有“巧”方法! 
评论】【收藏此页】【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