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人物:新中国电信工业的先锋--老八路王士光(4)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1 16:25   炎黄春秋
   

  电信工业的开路先锋    

  王士光同志一生都在跟电子器件打交道,那些林林总总、五颜六色的“小东西”,别人看来并不起眼,但在他的眼里,却是心爱之宝。很多元器件及其性能,他都烂熟于胸,如
数家珍。在长期的实践中,他创造了一套独特的装配电台方法,被大家称为“士光装机法”。按照这一独具特色的方法,在新中国诞生前后,他组织生产了大批无线电台,成为新中国电信工业的开路先锋。

  1948年5月,晋察冀和晋冀鲁豫两大军区合并组成华北军区,王士光担任军区司令部通信处副处长,仍然分管通信装备器材工作。这时,王士光手下已经“兵强马壮”,既有电讯器材厂、电讯设备装配厂,还有电讯技术实验室、电讯专科机务班。1948年秋,军委三局王诤局长来到华北军区检查通信工作。王士光在河北省平山县白沙镇第一次见到了被毛泽东主席誉为我军通信兵“开山鼻祖”的王诤同志,两人多次促膝长谈。王诤局长临走前交待王士光说,军委三局正准备接管天津的电信局和几个工厂,要他抓紧生产一批15瓦电台后赶往天津,参与接管各电信工厂,组织恢复生产,着手建立自己的电子管厂和元件厂,为发展新中国的电信工业奠定基础。为完成王诤局长的嘱托,王士光从此将主要精力转移到电子元器件和无线电通信装备的生产上面。巧合的是,后来王诤担任电子工业部(即四机部)部长时,王士光则担任副部长,两人心心相印,肝胆相照,成为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开拓者与创始人。

  从1948年秋到1949年春,王士光组织指导有关电信工厂,相继生产两百余部电台和干电池,源源不断地送往参加战略决战的前线部队。通过这些自制通信装备,一道道命令和一个个捷报,穿梭于西柏坡和各大战场之间,奏响了新中国的开国乐章。同年8月6日,王士光参加中央军委在北平召开的华北电信会议时,受到朱德总司令的亲切接见。

  1950年10月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我在东北军区司令部任通信处长,以主要精力支援志愿军。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通信兵使用了数以万计的电台、电话机、交换机、发电机、被覆线等通信装备器材。其中,有从国内其他部队抽调来的,有从国民党军队和美军、日军手里缴获的,有从苏联买来的,还有我国自行研制生产的。据志愿军通信官兵反映,最好用的还是国产电台。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非常受作战部队的欢迎。当时我们都知道,这些性能优良的国产通信装备,大都是当时受军委通信部领导的电信工业局组织生产的。1951年初即担任电信工业局副局长的王士光,在其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1949年下半年,王士光赶到天津,先后参与接管了国民党官僚资本开办的12个电信企业。按照王诤局长的指示,迅速恢复生产。抗美援朝战争打响后,部队需要大批通信装备和器材。当时,苏联为我们提供了几种通信装备,但频率范围窄、笨重,使用的电池需要用汽油发电机充电,不符合我军作战需要。王士光坚决主张走“自力更生”的道路,与王诤局长不谋而合。随后,经中央军委同意,根据国情和部队的需求,开始自主研制通信装备。在王士光等同志的组织指导下,12个电信企业的4000多名职工,不分昼夜地研制生产,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着新中国电子工业的“幼苗”。在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先后出厂多批国产通信装备。其中有天津无线电厂生产的81型15瓦报话机、702型超短波步谈机、七管直流收信机、50瓦发信机;南京无线电厂生产的150瓦发信机、12管收信机、71型两瓦报话机;南京有线电厂生产的野战用电话机和交换机;重庆无线电厂生产的轻便手摇发电机;汉口电池厂和电工厂生产的干电池、组合电池,天津电缆厂生产的被覆线等。与此同时,王士光等同志还组织各电信工厂整修出几千部(台)战场上缴获的通信装备,及时运往前线,满足了部队的急需。

  特别是71型两瓦报话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功率大、使用方便,深受前线部队的欢迎。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就是使用这种报话机,喊出了“向我开炮”这一震撼人心的豪言壮语。为了使前线将士早日用上71型两瓦报话机,南京无线电厂做出了突出贡献。王士光在回忆文章中说:“南京无线电厂的全体同志在志愿军的英勇事迹感召下,为了早日将71型两瓦报话机送到前线,克服了种种困难,仅用3个多月时间就研制出样机。为按时交货,装配车间工人和技术人员连续工作36小时不肯休息,保质保量地完成了任务。战后,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同志专程到南京无线电厂看望全体职工,表扬他们制造的71型两瓦报话机‘在朝鲜战场上立了大功’。”

  为解决部队的通信装备,王士光同志就像改装邯郸广播电台那样,总是拼命地工作。记得在我担任总参通信部主任期间,针对当时81型电台存在的问题,叶剑英同志在中央军委办公会上特别指示:作为我军主要通信装备的半导体81型15瓦电台,因烧管子问题严重影响战备,要通过会战解决这个问题。通信部应会同四机部共同研究解决。当时四机部分工王士光负责这项工作,他立即带领17个单位的55名技术人员,赶到陕西宝鸡组织会战,一住就是半年,终于使问题彻底解决。

  新中国的电子工业是从通信装备起步发展起来的。从15瓦短波电台到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从电子工业迅速发展到通信装备不断更新,无不倾注着王士光的心血。王士光后来虽然转到地方工作,但他始终竭尽全力为军队建设服务。他的崇高品质和重大贡献,将永远铭刻在中华民族彻底解放和国防现代化的丰碑之上!

  (编辑:独孤)

[上一页]  [1]  [2]  [3]  [4]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