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环球视野:西班牙年轻人向往彼得·潘拒绝长大

http://www.sina.com.cn 2005/01/13 14:22   世界新闻报

  本报驻阿根廷记者 李晶晶

  1904年,当英国作家詹姆斯·巴里创作彼得·潘这个艺术形象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一个世纪以后会有这么多人在现实生活中扮演他笔下的角色。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现代人在生理上成熟得越来越早。但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成年人在心理上拒绝长大,梦想做生活在“永无岛”上的永远长不大的彼得·潘。为此,有人还特别攒出个新的英文单词“kidult”——儿童心态的成年人。据说,这种被称为“后儿童现象”的风潮起源于法国。如今,这股风潮也传到了位于南半球的阿根廷。   


拒绝长大的阿根廷年轻人

  中产阶层拒绝长大

  玛丽亚今年30岁,在法国、比利时和阿根廷本土拿了三个硕士学位。她本来可以挣比现在多至少一倍的工资,但她总是“入不敷出”,至今仍然赖在父母家里。希尔薇娅31岁,5年前大学毕业,直到今天也没找到一份像样的工作。巴勃罗32岁,是个典型的“终身大学生”,在大学里混了十几年,还差四门课程才能拿到毕业证书。

  这些人都出身于阿根廷的中产阶层,受过良好的教育,本来应该是社会的中坚力量,但他们似乎还没有走出“心理断奶期”,宁愿继续在父母的荫庇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寄生生活。已经有社会学者把他们称作“危机的一代”——逃避责任,缺乏准确的自我定位,没有明确的目标。

  又是危机惹的祸?

  对于这种现象的成因,阿根廷社会学家、心理学家们给出了“不同版本”的解释。有人认为,这是阿根廷经济危机的后遗症。在遭受经济危机后,阿根廷社会中似乎有一种把一切问题都推到经济危机上的趋势。经济衰退、失业激增、社会治安恶化……经济危机在某种程度上摧毁了阿根廷人的精神,他们比任何时候都更加缺乏安全感。

  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反对这一说法。理由很简单:“彼得·潘综合症”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社会问题,而不是少数遭受经济危机的国家所独有。不久前,西班牙《国家报》在巴塞罗那做的一项调查显示,在该市25岁到29岁的年轻人中,有47%的人与长辈住在一起,其中70%是出于经济原因。而在一些发达国家,类似的情况同样存在。

  青春期和寿命一起延长?

  还有一部分学者认为,既然人类的寿命大大延长了,作为人类生命中一部分的青春期比过去延长一点,也是自然而然的事。上个世纪初,阿根廷人的平均寿命是40岁,到了2000年,这个数字变成了75岁。另外,人们待在学校里的时间也比过去长了。社会心理学者克拉丽莎指出:“过去,如果有人说,‘我想一辈子和你在一起’,可能只不过指一、二十年的时间。而现在,五、六十年也不止了。所以,人们不必再像过去那样强迫自己在很短的时间内解决所有的人生大事:成家立业、生儿育女。”

  本来,“彼得·潘综合症”在阿根廷主要集中在20至35岁的年轻人中间,但如今有扩大化的趋势。不少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也加入了“长不大”的行列。比起年轻人,他们拒绝“长大”的原因多少有些无奈——对他们而言,“长大”意味着变老,意味着被社会抛弃。随着许多行业从业人员的日益年轻化,30岁左右的年轻人占据了不少企业的中层领导岗位,人们开始谈论职场上的“35岁危机”。人人“谈老色变”,经验丰富的中年人倒是成了弱势群体。

  女性的“温迪情结”

  读过彼得·潘故事的人一定记得故事里还有一位名叫温迪的女主角。实际上,“彼得·潘情结”最初是针对男性提出的,于是,有人提出了“温迪情结”——“彼得·潘情结”的女性版。不过,对于女性而言,这种情结更多地表现为对容颜衰老的恐惧。22岁的玛丽亚·德尔·玛尔说,她非常害怕“变老”。“现在这个社会容貌比智慧重要。为了成功,必须‘看上去年轻’。没人在意你究竟能做什么。”玛尔的想法也许有点偏激,但看看杂志上的美人照,想想明星们为了消除皱纹竟然不惜在脸上注射有毒的针剂,不能不承认这的确是个崇尚“青春美貌”的时代。

  (编辑:独孤)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印度洋地震海啸
部分大豆色拉油不合格
杨振宁登记结婚
意甲在线足球经理游戏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5年新春购房指南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天堂II 玩转港澳指南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