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人物风流:鲍威尔--美国政坛的一个传奇(图)

http://www.sina.com.cn 2005/01/25 10:44   人民网-人民日报

鲍威尔
鲍威尔 人物素描:罗雪村

  作者:张勇

  随着美国总统布什宣誓就职,鲍威尔在国务院的日子已屈指可数。他出任国务卿时就有言在先:只干一任,然后回家去陪伴发妻,颐养天年。现在,68岁的他如愿以偿。但这就
是他原来设计好的那个结局吗?未必。4年前,他高调上任,可谓众望所归;4年后的今天,他退出政坛,从辉煌归于平淡。他多少会感到失落,因为他走了,他的政治对手却留下了,占据了他的职位。说白了,他是被排挤走的。这大概是他4年前未曾料到的。

  在鲍威尔的政治生涯中,有过两次辞职。但他这次挂冠而去时的心情肯定同他1993年解甲归田时大不相同。12年前,他是戴着“美国英雄”的光环引退的,克林顿总统极力劝他留任,拉拢他为民主党效力;而这一次,他在华盛顿留下了一个落寞的背影。布什总统只送了他一顶漂亮的高帽:“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位伟大公仆”。这倒不是溢美之词。鲍威尔的民众支持率在布什内阁中一直是最高的,远远超过布什。

  鲍威尔是美国政坛的一个传奇。他出将入相,能文能武,在当朝权贵中找不到第二人。鲍威尔1937年出生于贫寒的牙买加移民家庭,靠着军功登上了通往上流社会的阶梯。他参加过美国发动的多次对外战争,还指挥了1990年的海湾战争。他当过里根时代的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在老布什总统手下成为参谋长联席会议主席,授四星上将军衔;1993年辞职后,他成为民主和共和两党共同争夺的政治明星和深受美国人民尊敬的“英雄”。1997年,得克萨斯州州长布什在一个慈善募捐会上第一次见到鲍威尔,马上立正敬礼道:“将军,得克萨斯州长、州民向您报到!”当时,支持鲍威尔竞选总统的呼声很高。他权衡再三,决定不打无把握之仗。但他毕竟雄心未泯。在2000年大选中,鲍威尔以共和党温和派的形象出山,帮布什拉到不少中间派选票。布什摇摇晃晃地入主白宫后,把国务院的大印交给了鲍威尔,希望借助他的威望坐稳江山。

  辅佐布什,成为鲍威尔个人政治生涯的顶点,也是转折点。鲍威尔一直坚持“多边主义”和“国际主义”,与强硬派的“单边主义”和“美国第一主义”进行周旋,然而他在布什内阁中是少数派,孤掌难鸣。另外,他在共和党内的资历也无法同副总统切尼、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等大佬相比。拉氏首任国防部长时,鲍威尔还只是一个在越南战场上玩命的中校军官。这些党内大腕根本不把鲍威尔放在眼里。鲍威尔提名阿米蒂奇任国防部副部长,而拉氏则力举沃尔福威茨,并获得批准。拉氏还把自己的心腹博尔顿安插到国务院任副国务卿,专给鲍威尔放冷箭。切尼也给鲍威尔来了个下马威。鲍威尔上任时宣布将继续与朝鲜谈判的政策。但切尼说美国不打算那样做。鲍威尔只有撤回那份声明。在此后的9个月里,他非常低调,以至于《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发出这样的疑问:“鲍威尔哪里去了?”那篇文章说,鲍威尔对世界重大事务没有发言权。

  强硬派不遗余力地抹黑鲍威尔,不时散布他将辞职的谣言。鲍威尔有一次气得大骂:“我绝不会让那帮‘杂种’把我踢走!”鲍威尔的抗争,对强硬派起到了制衡作用,但他无力扭转美国日益膨胀的强权政治思潮,因为布什总统更倾向于强硬派。在强硬派看来,强权是不需要外交的,外交不过是战争的婢女。于是,鲍威尔这个温文尔雅的外交官被他们当作了消防队员,平息他们在世界各地惹下的乱子。最让鲍威尔感到耻辱的是他在联合国做了假证,宣称美国掌握了伊拉克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

  道不同,不相与谋。鲍威尔体面地结束了他与强硬派的争斗。但这未必意味着他政治生命的终结。鲍威尔去年递交辞呈后,曾打电话给纽约市长布鲁姆伯格,开玩笑地问能否给他提供一份工作。布鲁姆伯格也涮了他一把:“好像你近来的工作纪录不佳噢!”不过,这位市长对媒体表示,如果鲍威尔竞选纽约州长,他将鼎力支持。据美国媒体报道,鲍威尔有能力角逐纽约州长或参议员的职位,问题是他经历过这番挫折之后,是否会感到英雄末路,心灰意冷。另外,鲍威尔非常尊重妻子的意见,而妻子一直劝他激流勇退,早日回归家庭的温馨港湾。“鲍威尔”号将驶向何方,仍是一个值得期待的答案。

  (编辑:羚萱)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年春运
中国女将征战百年澳网
关注2005考研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第12届中歌榜揭晓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2004地产网络营销盘点
慈禧曾孙口述实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