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人物往事 > 正文

美国特派“国共中间调解人”马歇尔的军调岁月(2)

http://www.sina.com.cn 2005/02/07 13:41   文汇报
  马歇尔成了重庆的红人。政协会议之后马歇尔觉得较好的气氛形成了,可以着手解决军队整编的问题。他对于整编中国军队的整体设想,与前任特使赫尔利有所不同。赫尔利只是要帮助蒋介石整编掉中共的部队,即“吃掉”中共部队。马歇尔的整个整编军队构想是,大幅度削减包括国民党军队在内的中国军队数量;整个中国军队要按照西方国家建军原则整编,军队是国家军队,不是党派军队,不干涉国内政治事务等。在上述思想主导下,马歇尔向蒋介石提出的一个整编中国军队的秘密草案:中国陆军作战部队应有60个师,其中20个师由
共产党领导;海军、空军应接受来自共产党部队之官兵,其比率至少占总实力之百分之三十。蒋介石看了这个草案,大为恼火,他不同意中共部队加入海军、空军。对陆军的比例,只好先作默认。

  停战令下达,政协会议召开,整军协议也签订了。马歇尔很高兴,约张治中、周恩来外出巡视,检查停战令执行情况。当时,马歇尔66岁,张治中56岁,周恩来48岁。从2月底到3月初,马歇尔一行足迹遍及西南、华北、华东、中原、西北及华中各个战区。3月4日马歇尔抵延安,与毛泽东晤谈。马歇尔返回到重庆后,相信自己要创造奇迹了。他十分兴奋地给杜鲁门总统写信,要求急速回国筹措贷款,以“奖励国共两党之和解”。

  最终无功而返

  马歇尔春风满面回到华盛顿,杜鲁门对他赞不绝口。马歇尔为解决给中国的贷款问题,到处奔走游说,五亿美元的贷款终于被杜鲁门总统批准了。不料4月1日,蒋介石在重庆国民参政会上作了准备已久的政治报告,宣布推翻政协会议五项决议,撕毁刚刚签字的东北停战协议。与这个报告相配合,国民党军队在东北大举进攻。马歇尔从报上看到东北国共两军爆发激战与蒋介石4月1日的政治报告,极其震惊。他正着手进行的援华计划被战火烧掉了!

  4月中旬,马歇尔携夫人凯瑟琳急匆匆飞返中国。他先到北平,急着了解苏联军队撤退和东北国共两军交战的局势,尔后会见了军调部国共双方代表。4月18日,马歇尔从北平飞往重庆。刚下飞机他就得到消息,中共部队刚刚占领了长春城;而政府精锐的新一军却未能攻下四平街。蒋介石急于会见马歇尔,他欲擒故纵地说:“东北的国军有被歼灭的危险,我想撤出一部分部队,甚至考虑完全撤出东北。”马歇尔大为惊愕,他对苏联在东北的意图怀有戒心,怕国民党在东北撤军,会让苏联完全控制东北,就忙给蒋介石打气。当晚马歇尔起草了一份建议草案,对美国第七舰队正在帮助国民党运送两个军去东北的行动,给予了充分肯定。

  次日傍晚,马歇尔与蒋介石再次见面。蒋介石向马歇尔要求,除了前两个军之外,美国再帮助增运两个军去东北。马歇尔知道帮蒋介石运兵过多,会导致内战加剧,当即拒绝了这一要求。接着马歇尔安排与周恩来见面。经过几番商谈,周恩来答应接受国民党提出的在谈判之前让出长春的要求。但必须采取四条措施:一、将双方紧密接触的部队分割开来;二、禁止双方调动军队;三、解决交通问题;四、派遣军调部执行小组到双方紧密接触地点和主要铁路沿线。当时东北绝大部分地区都已在中共控制之下,让出一个长春市不会影响中共在东北建立根据地。在马歇尔调处下,双方终于约定,蒋介石、毛泽东都给各自部队下达命令:6月7日正午休战。与此同时,重新开始谈判。

  国民党顽固派CC派对马歇尔来华促进和平统一的做法很恼怒。从5月底6月初,他们通过报纸攻击马歇尔戴了红帽子,某报的一幅漫画画的是马歇尔打着绑脚穿着八路军军装。有的还编造说凯瑟琳为此和他吵翻,一怒之下离开南京跑到上海等。美国报刊纷纷转载,称“马歇尔夫妇在华吵翻,夫人因气罹病住院”。马歇尔的好友艾森豪威尔将军写信表示问候,马歇尔才知此事。杜鲁门总统也让助手打听:老两口为什么吵,夫人的病重不重。杜鲁门知道事情真相后,觉得马歇尔在中国呆的时间太长了。他不想让将军的声誉受到损害,打算对其另作重用。于是,杜鲁门让艾森豪威尔飞赴南京,询问马歇尔是否有兴趣成为下一任国务卿。要是接受,可否于七月间回国。

  但马歇尔太要强了,他表示愿意担任国务卿,但要在中国再逗留几个月,“以便看到总统交付的使命获得成功”。当时三方商定,国共两党的对话通过书面进行。中共方面的函件,由周恩来签名,由马歇尔亲自面交蒋介石,或者当面口头告诉蒋。蒋介石的意见,也由马歇尔听取之后,当面转达周恩来。马歇尔在南京经常规劝乃至斥责蒋介石,蒋介石就借避暑为名上了庐山。为完成肩负的调处使命,这位67岁的老人在短短几个月里曾九上庐山找蒋。但他一次次尝到蒋介石出尔反尔的苦头,终于得出结论:“(蒋介石)的确在拖延谈判的掩护下遵循明确的武力政策。”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在10月4日正式决定退出谈判,“对马不再挽留”。马歇尔先见董必武、王炳南,得知中共不会让步后,接着又见了不久前回到南京的蒋介石。他指责蒋介石说话不算数,蒋介石却对他大谈共产党问题,谈话不欢而散。马歇尔极度无奈,10月5日他致电杜鲁门总统,要求将他“立刻召回”。12月1日,马歇尔与蒋

  介石进行了最后一次长谈,企图劝蒋派代表去延安,启动新的谈判程序。此时蒋介石对延安的进攻已经部署完成,婉拒了马歇尔的要求。1947年1月8日,马歇尔离开南京返回美国就任国务卿。2月21日,叶剑英率最后一批中共代表团人员乘美国提供的运输机飞回延安。北平“军调部”终于结束了它的历史使命。

  摘自《军调岁月》,陈敦德著,解放军文艺出版社,2004年5月版

[上一页]  [1]  [2]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我国局部发生流脑疫情
田亮被国家队除名
2005年春运 票务论坛
万众瞩目央视春节晚会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岁末年初汽车降价一览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详图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