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 > 文字 > 正文

环球:哈佛校长失言兴波--两性差异成热门话题

http://www.sina.com.cn 2005/02/17 13:08   文汇报

  文/沈致远

  哈佛大学以敢言著称的校长申默斯又闹出新闻,美国各大报争相报道,《纽约时报》于1月23日24日26日以三个版面刊出四篇文章专论此事。

  2005年1月14日,申默斯在全国经济学家会议上说:大学中缺少女性科学家的原因之
一可能是由于两性之先天差异。此言一出,群情大哗。一位麻省理工学院著名女科学家当场退席以示抗议,哈佛大学女教师委员会写信给他说:“你的行为给大学的名誉带来严重损害。”几位校友声称:申默斯如不为此道歉,将停止对哈佛大学捐款。世界舆论纷纷加以评论和谴责。在舆论压力下,申默斯写信给哈佛大学女教师常务委员会道歉,他解释说:只是试图“激励各种统计研究”。话题太敏感,对他的批评一时难以平息。但也有人认为申默斯的意见值得探讨,两性差异成为热门话题。

  伦敦皇家学院进化生物学家久特森(OliviaJudson)在1月23日《纽约时报》发表文章,列举从果蝇、鸟类、大象到人类之两性差异,最后得出结论:两性之间确有差异,但可能是平等的。另一作者莫瑞(CharlesMurray)在同日发表文章指出:近几年来对男女两性智力的研究相当活跃,基因学家和脑神经学家收集了很多资料。他提到两本书:格雷(DavidGeary)的《男性,女性:人类性别差异的进化》(1998年),拜伦康恩(SimonBaron-Cohen)的《本质的差异》(2003年)。他们分析了大量数据,显示男女之间确有差异,但并未证明男优于女或女优于男。拜伦康恩说:我们可能发现男性杰出数学家比女性多,但并不否认某些女性也可以成为杰出数学家。当然,如果发现男女确有差异,可能会使女性对成为数学家失去信心,我们应尽力设法防止这类事发生,最好的办法是:以才能而不是以性别来判别人。

  1月24日《纽约时报》头版刊出安琪欧(NatalieAngier)和张(KennethChang)的综合报道,将2001年美国获得学士学位的女性比例与1970年(括号中)比较:生物60%(30%),化学49%(18%),数学48%(37%),物理22%(6%),工程20%(1%)。可见,生物和化学方面三十年来大有改善,男女已臻平等,但物理和工程方面差距仍大。此项统计还显示,不同学科男女差异大不相同,女性在生物方面已超过男性。上述统计只限理工学科,如将文学艺术等也包括在内,女性可能在更多学科占多数。

  我在想:难道男女非得在每个领域都一比高下吗?为什么不能男女各显其长?在一些领域中男多于女,就像在另一些领域中女多于男一样,并非一定是歧视。举一极端的例子:奥林匹克绝大部分竞赛男女分开举行,就是承认男女体力有差异,未闻有人认为这是歧视而提抗议。当然,智力与体力不同,认知科学研究表明,女性的智力决不比男性的差,但两性思维机制确有差异。加州大学欧文分校科学家发现,男性大脑中负责处理信息的灰质总量比女性多6.5倍,而女性大脑中负责综合信息的白质总量比男性多10倍。所以男性更适合数学、物理学等重分析的领域,女性更适合语言、艺术、生物学等重综合的领域。当然,一个人的成就并非仅由大脑结构机制所确定,还与个人努力和社会因素有关。在歧视女性陋习未根除前,女性在学术上与男性竞争,必须付出更多的努力和代价。

  再回到哈佛,申默斯是一位很有个性的校长,就任以来不断对现有体制进行挑战,这回失言只是最新的一次而已。申默斯思维敏锐,极富创意,直言无忌,很容易得罪人。几年前被他批评的一位著名黑人教授愤而辞职,投向普林斯顿大学。克林顿总统在电话中对申默斯说:“早安,校长!你今天又得罪了谁?”申默斯这次失言引起轩然大波,固然是话题过分敏感,也由于他得罪的人多、积怨深所致。

  在哈佛校园中,对申默斯的评价趋于两极。社会学系女系主任瓦透斯(MaryWaters)批评说:“他主导教师会议,没有对话。”政治学教授斯库坡尔(ThedaSkocpol)承认申默斯的长处是能发现问题和进行挑战,他说:“哈佛无法从申默斯的长处获益,因为他不理解他所领导的是什么样的机构。他常常自我中心,不把别人当一回事。”认知学教授伽顿纳(HowardGardener)说:“考虑任命申默斯为校长时,怀疑者就批评他难以容人和他那挑战性的性格。遗憾的是他并未改变。”赞赏和支持申默斯也不少,心理学教授品克(StevePinker)认为申默斯和那些像外交官样彬彬有礼的校长截然不同,“他口心一致,鼓励讨论问题,喜欢反驳。”

  尽管有这些批评和积怨,哈佛七名成员的董事会坚决支持申默斯。成员之一,前财政部长鲁宾(RobertRubin)说:“我认为他是一位杰出的校长,他有机会成为哈佛最伟大的校长之一。”实际上,董事会任命申默斯就是着眼于改革,他就任后立即进行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更新本科课程内容,改革高分过多的评分制度,增加贫困学生入学率,建立教授问责制,重要人事任命权集中于校长……这些改革措施难免会触动哈佛古老的传统,招致一些人不满。

  美国大学校长主要职责一是筹款,这要求有良好的上层社会关系和高超的交际手腕;二是管理好学校,这要求善于在教授和学生间折中,以平衡各方利益。大学校长中有不少温吞水式的老好人,但温吞水只能煮夹生饭,改革就需要申默斯那样敢说敢为的挑战者。

  每隔一两年,独立特行的申默斯就会语出惊人,闹出惊世骇俗的大新闻。也许,这就是哈佛之所以是哈佛吧。

  (编辑:燕于)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热 点 专 题
聚焦2005春运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2005年CCTV春节晚会
CBA全明星赛球迷投票
澳网公开赛百年
2005新春购车完全手册
北京2月新推楼盘一览
新春购房打折信息
《汉武大帝》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