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战友讲述邱少云被历史遗漏的细节(3)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2/25 14:37 桂龙新闻网 | |
他的几点疑问
他记得邱少云牺牲时只有20岁邱少云上战场并没有带武器 战斗结束后,曾纪有被送往国内的医院里。他的左手腕处被打穿,颈部也受了伤。 在疗伤的日子里,护士经常读报纸给他听。有一天,他听到了邱少云的事迹,这便是人民日报刊登的《伟大的战士邱少云》。他的战友邱少云被授予了特等功臣的称号,作为排长的曾纪有感到很欣慰。 在这篇文章里,他开始注意到描述邱少云的一些误差,如说邱少云身上背着爆破筒,其实当时邱少云并没有带武器,只拿着把大钳子,他的任务不是冲锋杀敌,而是扫除铁丝网障碍。他不知道是谁提供这些材料的,因为他与战友们已失去了联系。部队也没人知道他活了下来。这篇文章不长,他所了解到的内容也不多。 后来,他间接了解到那场战斗后,1排只有几名战士活了下来,几经周折,他仍无法与活着的战士联系上。1958年,曾纪有带着三级伤残证书转业了。 1997年,春节,在全区老军人座谈会上,曾纪有认识了周秀全,一问才知两人同是3营的战友!找到一个战友,曾纪有便想打听他那个排的战友情况。周秀全给了他一本15军军史。他翻开一看,1排只有邱少云一个人的名字。 “为什么找不到全排的名单呢?当时的档案在哪?”记者问。 “可能档案在部队调动过程中丢失了。战争年代,档案丢失是难免的事。” 也许是因为档案丢失了,部队上不仅没有人知道曾纪有还活着,关于邱少云的资料也出现了许多与曾纪有所知道的很不一样的内容。 1975年,在柳州疗养的曾纪有接受学校的邀请,给学生们讲讲邱少云的故事。那时的学生课本上登有邱少云的故事,虽然已读过,但由邱少云的战友来讲述他的故事,同学们还是听得津津有味。可听着听着,同学们就发现了“曾爷爷”讲的与书上说的很多不一样,一个个争相提问。 这让曾纪有大吃一惊。于是他找来教材查看,果然有很多不同。后来他又找来有关报刊翻看,同样存在很多不同。他归纳了一下,大致有: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重庆市铜梁县关溅乡(今少云镇)玉屏村邱家庄人,而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四川省简阳县(今简阳市)养马河山茶村人。 报刊上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168团3营9连1排3班,他所知道的邱少云是志愿军第15军29师87团3营9连1排3班。 报刊说的邱少云赴朝作战是1951年3月28日,他所记得的是1950年10月23日,为首批入朝作战志愿军。 报刊上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6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12日下午,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牺牲时为20岁,牺牲时间是1952年10月24日下午4时。 “这一天同时也是我受伤的日子。我记得清清楚楚的。”曾纪有说。 报刊上的邱少云家中有父母,有三个兄弟,他所知道的邱少云父亲去世,家中只有母亲和弟弟。 报刊上的邱少云参加解放军前被国民党军队抓过壮丁,在川军十八团刘义的部队当伙夫,但曾纪有从未听邱少云提起过他有这段经历。 那时连队经常举行诉苦会,邱少云在会上也只提他家庭的苦难,未提到他有当兵经历。 报刊上的邱少云在剿匪斗争中多次立功,在资阳只身抓获匪首刘义,但曾纪有的记忆中,他们奔赴朝鲜前从未离开过简阳,且简阳县大队在剿匪期间并没有抓获过一个土匪。“当时有严格的纪律,我们外出执行任务是不许单兵作战的。”曾纪有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