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情报首席专家杨宣诚--破译偷袭珍珠港密电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02 15:39 环球时报 | ||
作者:马骏杰 1943年11月,中、美、英三方在埃及首都开罗举行会议,旨在解决二战后一系列重大问题。这次会议除三方首脑出席以外,各方还派出了一个人数众多的代表团。中方代表团由18人组成,均是陆海空军高级将领。在他们中,有一位海军军官颇惹人注目,他高高的个头,长方形的脸上留着一撮仁丹胡,他就是国民党军队的海军中将杨宣诚。 杨宣诚参加开罗会议与美国有关 杨宣诚(1889—1962),湖南长沙人。少年时代赴日本学习海军,后留学美国。回国后先后在海军舰队和国民政府中任职。“九一八”事变以后,出任中国驻日本海军武官,是有名的日本通。全面抗战爆发后,他回国被蒋介石重用。1941年下半年,日军开始酝酿太平洋战争。当时由杨宣诚担任厅长的军令部第二厅,从抗日战争一开始就担当起搜集日军情报的重任。此时,它的监测电台收到日军一个新出现的密码,距离很远,电波微弱,时隐时现。经过破译,发现是日军太平洋海空军之间的联络信号。杨宣诚对此十分警觉,他命令一组监测电台,日夜跟踪这一神秘波段。在“珍珠港事件”前夕,这一信号又出现了,破译的结果,是日军不断地向太平洋地区部署和调动大批海空军。杨宣诚分析,可能是日军要向美国在太平洋地区的战略要点采取行动,于是立即在重庆召开了盟军驻渝代表紧急会议,通报了这一情报,但盟军的大多数代表对杨宣诚的情报表示怀疑。与此同时,杨宣诚又通过驻美武官郭宝权向美国政府通报了这一情报。美国总统罗斯福接到情报后,连忙召开三军参谋长联席会议研究对策。会上,有很多人对中国情报的可靠性表示怀疑,致使罗斯福也产生了怀疑。 不久,日本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就传回了美国,罗斯福立刻想起了中国人提供的情报,后悔不已。当他知道这一情报是由时任中国海军少将的杨宣诚组织人员获得的时,便对杨宣诚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后来,罗斯福专门向蒋介石提出,要求中国派一位精通英、日文的海军军事情报专家来美国,作为他的私人顾问。当时中国方面接到信函后,知道罗斯福选中的是杨宣诚。侍从室的林蔚将军打电话给杨宣诚,开玩笑说:“罗斯福简直是寄了你的照片来要人,只差一点没说要有仁丹翘胡子的了。”蒋介石知道杨宣诚在军事情报方面作用很大,没有答应罗斯福的要求,只派了商震将军为首的军事代表团赴美。 杨宣诚的表现使他得到了蒋介石的信任,于是,他有了参加开罗会议的机会。 中国代表敏锐发现《开罗宣言》草案中的漏洞 在开罗会议上,三国首脑讨论通过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开罗宣言》。宣言由美国的霍布金斯起草,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的一切岛屿。在审阅宣言草案时,杨宣诚发现,上面仅有“台湾应归还中国”的字样,没有提及澎湖列岛,他立即将这一情况告诉了负责外交的王宠惠,提出应补上澎湖列岛。王宠惠对此却不以为然,他对杨宣诚说:“澎湖是台湾的一个部分,宣言中既已说明台湾归还中国,那么澎湖自然已包括在内了。”杨宣诚说:“不然,因当年《马关条约》写明割让台湾与澎湖,两者并列,乃系日本方面提出,我国代表李鸿章,正如阁下所言,认为澎湖包括在台湾之内,或并入福建省管辖。日方坚持要写澎湖,也因恐俄国会出面要割让或租借,李鸿章盖以亲俄出名,故日本特别重视。如今在宣言中只写出台湾不写出澎湖,与《马关条约》不合,战争结束后,日方也能借口不将澎湖归还。” 王宠惠听完此番话后,恍然大悟,连忙称赞道:“老杨,你身为将领而对历史熟稔如此,真乃儒将。” 王宠惠带着杨宣诚提出的问题立即面见蒋介石。最后,美国方面对宣言草稿进行了修改,在定稿的《开罗宣言》中,有关日本战后归还所占中国领土的内容是这样表述的:“……使日本在中国所窃取之领土,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华民国。”在宣言的最后,代表中国三军签字的是:陆军上将商震,海军中将杨宣诚,空军中将周至柔。 使盟军重新修订反攻缅甸的计划 梅纳大旅馆是埃及开罗的一家豪华旅馆,在开罗会议举行的那几天,中、美、英三国的将军们在这里进进出出,他们正在举行一系列的会议,讨论反攻缅甸作战计划的问题,这是开罗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在会议之前,以英国为首的东南亚盟军总部已经拟定了一个作战计划,英国的将军们对这一计划充满了信心,这次只是想在三国军事代表中通过一下。出席会议的人员很多,连代表加幕僚共有一百多人,中国代表也在其中。 会议由英国参谋总长布鲁克将军主持,他宣布开会后,先将作战计划宣读了一遍,然后说:“怎么样,诸位将军,作战计划就此通过吧?”参加会议的将军们还没来得及发表意见,杨宣诚便让中国驻美武官朱世明少将抢先发言。朱世明说:“将军阁下,这是即将付诸行动的作战计划,必须谨慎周详的考虑,而这个计划我们中国代表事先没有拿到,因此无从对此研究,现在很难发表意见。”杨宣诚站起来补充道:“使用兵力必须先了解敌人兵力,然后再决定投入兵力之多寡。我们建议先讨论敌情,再作决定。”在座的将军们感到中国代表的意见很有道理,纷纷表示赞同,于是布鲁克宣布暂时休会,第二天先召开情报会议,研究敌情后,再作决断。 次日,情报会议如期召开。首先发言的是英国代表,他们侃侃而谈,竭力论证他们计划的正确性和可靠性。在分析日军的兵力时他们说:“日军在缅甸战场上,空军飞机只有200多架,陆军5个师团,海军一个小舰队……”话还没说完,杨宣诚以中国首席代表的身份发表了不同的看法,他说:“将军阁下,您这是过低估计了日军的实力,据我们所知,日军的力量远远超过阁下所列举的数字。”英国代表不服。这时,美国主管情报的代表说:“杨将军乃有名的日本通,军事情报工作之老前辈,应重视其意见。”原来,这名代表曾担任驻日陆军副武官,在日本就与杨宣诚相识,对杨宣诚的办事态度和情报分析能力有很深的了解。英国代表固执地反驳道:“要讲事实,不讲资格。”杨宣诚见状立即摆出了事实:“日本在缅甸、暹罗(今泰国)、安南(今越南)的兵力,陆军7个师团,反攻时可能已增加到了10个师团,空军飞机已有350架,反攻时可能增加到500架,海军也能够配合陆军作战。”英国代表仍然不服:“请问您有根据吗?”杨宣诚从容地答道:“这些判断是根据打下来的日本飞机中的地图资料、俘虏日军番号、飞机场数量与跑道大小长短、敌军密电等而来的。”说着,他将一摞资料放在了会议桌上。 英国代表看着眼前的一份份证据,面面相觑,无话可说,只好承认杨将军的判断能力,也不得不重新修改反攻缅甸的计划。后来在反攻缅甸时,日军的军事力量和部署与杨宣诚的分析基本吻合,从而为盟军的胜利提供了可靠保证。英国参谋本部第二厅克罗门少将特地致电杨宣诚称谢,说:“阁下以海军将领身份,而对陆军、空军方面情报搞得如此准确,了如指掌,使吾人敬佩不已……” (编辑:海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