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解密:不做替罪羊--陈独秀拒赴莫斯科真相(2)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3/21 16:14 新闻午报 | |
他见周恩来还要说什么,又道:“恩来,你不要说了,我心里明白,中央知道你和若飞与我私交不错,所以委托你们来劝我,秋白也来劝过我多次,无非是怕我和党的路线唱反调。我可以告诉你们,假如六大成绩不错,我今后对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将不持反对态度。” 陈独秀屡次拒绝共产国际让他到莫斯科复命的指令,长期以来一直被史学界认为是离党越走越远的叛逆行为,岂不知陈独秀作此决定自有他的考虑和苦衷。 首先,陈独秀此时对共产国际的领导已经产生强烈的抵制情绪。20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和我们党内盛行的把马克思主义教条化、把共产国际决议和苏联经验神圣化的错误倾向,曾使中国革命几乎陷于绝境”,而党内却没有人怀疑、也不敢怀疑共产国际对中国革命的领导。陈独秀斗胆包天,第一个站出来对国际的瞎指挥提出了质疑。可惜他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他的思想纵然迸发出闪光的火花,却找不到“中国革命应该由中国人来领导”的途径,同时他又不承认后来毛泽东开辟的“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正确道路,以他宁折不弯的性格,只能用不从来表示抗议。 其次,陈独秀对到莫斯科之后的下场已经有了一种不祥的预感,这从后来一些犯了错误的中共领导人赴苏之后的处境可以得到印证。1930年11月,李立三遵照共产国际命令,离开上海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检讨“左”倾冒险主义错误,没想到一呆就是15年,饱尝“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滋味。1938年2月,苏联肃反扩大化期间,他被诬为“日本特务”,逮捕入狱,坐了1年牢。出狱后,王明竟向苏共中央提出要将他流放西伯利亚,欲置他于死地而后快,幸亏正在苏联疗伤的周恩来听说后,为他说话,这才留在莫斯科。直到党的七大前,毛泽东亲自向苏共中央发电报要人,李立三才于1946年1月回到祖国。这期间,瞿秋白、王若飞等同志也都在莫斯科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现在看来,陈独秀坚决不去莫斯科,也算是有先见之明。 在这一点上,毛泽东和陈独秀有着同样的机警。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后,由于毛泽东坚决反对“短促突击”、“分兵把口”等消极防御的作战方针,共产国际派来的军事顾问李德便提出让他到莫斯科去休养。毛泽东自然明白李德的用意,坚决不离开苏区,宁可到条件很差的粤赣山区去养病,这才避免了李立三悲剧的重演,这才有了毛泽东的随军长征,这才有了遵义会议的扭转乾坤。 周恩来见他态度十分坚决,知道再劝也无益,便只好转了话题:“独秀同志,还有一件事情本不想告诉你,考虑再三,觉得你是老革命,会挺得住,所以……” 陈独秀见周恩来说得吞吞吐吐,马上有种不祥的预感:“怎么回事?是不是乔年出事了?他已经有3个月没来看我了。” 王若飞道:“是的,乔年同志2月份被捕了,不过现在组织正在积极营救,你不要太着急。” 陈独秀一阵头晕:“其他同志怎么样?” “都及时转移了。” “那就好。”陈独秀轻声说,“你们放心,乔年像他哥哥一样,宁死也不会出卖同志。” 周恩来一时也无话可劝陈独秀,默默站了一会儿,便和王若飞离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