淅川:要“文气”还是要“商气”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05/14 22:19 河南报业网 | |
为了加强“保护”,淅川县荆紫关镇政府曾下令,明清古街沿街商户迁到新建成的泰安大街等处。曾是人来人往、店铺林立的古街,如今变得冷冷清清,少有“商气”。 “商气”不足引起了当地政府的警觉。如今他们又打算让商户回流,恢复古街的人气。 该不该让商户重新迁入古街道?怎样才能有效地聚拢人气?名镇荆紫关旅游开发遇到了一道坎。 淅川县荆紫关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形成于明代、兴盛于清朝中期的明清“五里长街”,是我国北方目前保护最完好的古街道。 近日,记者在位于豫、鄂、陕三省交界处的淅川县荆紫关镇2.5公里长的明清古街看到,尽管山陕会馆保存完好,恒义兴、永和吉、天顺宏等老字号商铺匾额古色古香,除了领略“徽派”建筑风格外,古街上让人驻足品味的“活色”东西并不多。 据淅川县县长崔军介绍,前两年,该镇改造泰安大街,建设仿古新街,把原在明清古街经营买卖的商户迁到新的商贸区。初衷是,古街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理应“好好保护”,他们先后投资900万元,对山陕会馆、陈家大院等处进行修复,新修封火墙37道,修复门面房100多间。 让他们意想不到的是,这条古老的商业街好看了,清静了,商气却没了,人气也明显不足。南阳市有关方面给该镇下达一道“命令”:“尽快研究可行办法,恢复古街原有的风貌。” 荆紫关明清“五里长街”如何开发,该不该恢复商气?其实这也是我省很多古迹保护和开发面临的一个难题。 河南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的牛宁副所长说,“古镇或古代建筑应该保持其原貌、维持原有建筑物和建筑格局,确保完整性和真实性。古建筑是一个‘有生命的肌体’,一些非物质的文化更应得到保护,比如保留原住民,维持其原有的生活方式和经商模式,‘原汁原味’才有生机和活力。” 省社科院考古研究所所长张新斌认为,不加区别地让商户迁出或者简单地“恢复商气”的做法都不可取。过度“保护”,容易破坏古街的原生态,走进“为保护而保护”的误区;追求商业利益的过度开发,很容易使古街变成熙熙攘攘的购物区,将会破坏原有的历史文化韵味,最终得不偿失。 张新斌说,这不仅仅是一个浅层次的人为地恢复其“商业氛围”的问题,他主张对古街乃至整个古镇进行文化生态保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