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新闻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新闻报道
 


为人父母为人师表--俄罗斯家庭教育点滴

http://www.sina.com.cn 2000年2月28日 10:41 光明日报

  俄罗斯人爱孩子,视孩子为掌上明珠,但爱而不娇,严而不厉。

  家长视孩子为朋友,充分尊重孩子,共同营造民主、和谐、向上的家庭氛围。近10年来俄罗斯人的价值观发生很大 变化,但他们眼中好孩子的标准依然是爱祖国、爱亲人、爱劳动,有知识、有理想、有追求,善良正直,坚韧不屈,行为规范 。这几年,我们接触了一些俄罗斯朋友,体察他们的生活,深感他们身为父母,为人师表,家庭教育,点滴入微。

  教科书是借来的

  热尼亚是一家私营通讯社记者,收入不菲。这几年,全家几次去国外度假,但13岁的女儿奈娜上学用的教科书有的 却是从学校借的。

  俄罗斯教材一般5年不变,教科书通常用硬皮纸做封面,便于多次使用。

  学校在书最后一页贴一表格,上填书名、借阅人及时间。我们看到,奈娜是一本代数书的第3位借用者,虽然书的封 面边角有些磨损泛白,里面有几页还用透明胶带粘着,但挺干净,没有随便涂写的痕迹。

  “不能在上面勾划出重点吗?”我们问。

  “学校要求保持书的干净,好重复使用,”奈娜回答。

  “教材可以在书店里买到,也可在学校借旧的。我们让奈娜借书用,不仅为了节俭,更想培养她遵守校规爱惜公物的 习惯。”热尼亚这样解释。

  奈娜迷上了电脑,很想让爸爸买一台,偏偏父亲置之不理。长大想当记者的奈娜毫不气馁,除了学法语和西班牙语, 还利用假日到通讯社实习采访。一年后,指望女儿将来当“贤妻良母”的父亲终于尊重了女儿的意愿,奈娜小屋里多了一台崭 新的电脑,她舒心地在网上漫游世界。

  爱劳动爱母亲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父母不爱,何以爱他人?”俄罗斯人把热爱劳动、尊敬父母摆在家教的重要位置。

  瓦利亚7岁时开始用吸尘器打扫房间,至今已有4年。他还承担了遛狗、洗碗等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在别墅,清积 雪除杂草,他是大人的好帮手。在祖母60大寿宴庆上,他在妈妈指导下代表晚辈祝辞:“我们保证勤奋学习,认真劳动,感 谢祖父母的爱戴,用行动减轻长辈的劳累,以爱心解除祖母的忧愁,祝祖母永远欢乐,永远美丽……”;

  在祖父61岁生日家宴上,他忙着给客人斟酒、加饮料、换盘子,担当起服务员的角色。瓦利亚11岁生日那天,祖 父母、父母分别祝他学习好和健康成长后,众人又举杯向他的妈妈娜塔莎敬酒:11年前的这一天,是娜塔莎的受难日,经过 妈妈痛苦的分娩,瓦利亚的小生命才来到世上,有了妈妈的精心养育,瓦利亚才得以健康长大……亲人们不失时机地教育孩子 热爱妈妈,尊敬长辈。家人送的生日礼品也颇具匠心:祖父母送的是瓷制的昂首北极熊和《北极探险》一书;父母送一个单放 机,供瓦利亚听音乐学外语;姐姐送一本精致的通讯录,希望他广交朋友。

  综合教育全面发展

  俄罗斯人的文化素质比较高,不少人彬彬有礼,气质高雅,知识丰富,多才多艺。“这得益于前苏联时期的传统教育 。”苏联时期就做少先队夏令营工作的瓦洛佳这样说。

  经过几十年的积累,俄罗斯整个社会为少年儿童的全面发展和特长的发挥形成了综合教育网。业余音乐、美术、体育 学校和少年宫不计其数,为孩子们选择自己喜爱的活动和发挥自己的特长提供了广阔天地。全国第一流的乐队给少儿进行专场 演出,首席演奏家们在音乐教师的讲解中为孩子们演奏;博物馆让学生免费参观,资深专业人员作讲解员;学生编排普希金话 剧片段,著名导演坐镇指导。高素质人才的参与,提高了启蒙的起点。

  伊琳娜姐妹小的时候,以及现在她们自己的孩子,都在课余时间学钢琴练跳舞,学滑冰练游泳,年年参加夏令营。“ 在那里不仅得到休息,还学习怎样克服困难,怎样生活。父母并不为了让孩子当音乐家、文艺家或运动健将。让他们了解和尊 重自己国家的文化,有一定的艺术修养,健康的体魄,才能品味丰富多彩的生活。”瓦洛佳说。

  本报驻莫斯科记者陈艳王宪举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文化新闻 > 光明日报> 新闻报道

网站简介 | 网站导航 | 广告服务 | 中文阅读 | 联系方式 | 招聘信息 | 帮助信息

本网站所刊登之新闻标题及内容,皆由合作媒体提供,不代表新浪网本身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