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中,中学生自己画的插图 海淀区教委已向辖区中学发出通知,希望采用该教材
性骚扰、毒品、艾滋病、网恋、贞操观、避孕知识写进书里
本报记者张桂涵报道 “贞节过时了吗”?“你如何辨别性骚扰?如何正确处理它”?这些问题出现在了北京市首部青春期性教育教材中,对已经进入青春期发育的中学生,海淀区有关方面已经开始大大方方向学生们谈“性”了。
昨天上午,记者看到了北京市首部青春期性教育教材《性健康导向》,发现有6个方面的内容相当有突破性:指导孩子如何面对性骚扰,如何看待毒品并且拒绝毒品,帮助孩子了解性病、艾滋病等病症,正确认识网恋和单相思,正确认识贞操问题,如何正确使用紧急避孕方式。
海淀区计生委副主任、教材的执行主编王京彦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曾经提到在是否对孩子进行紧急避孕的教育时,编务人员确实进行过讨论。“此前我们进行的调查显示,有三成多的学生认为可以进行婚前性行为,而且还有三成的孩子对贞操看得没有那么重要,所以最后我们还是认为孩子们应该知道这些措施,并积极地保护自己。当然,告诉他们这些措施的前提是,给他们灌输什么是正确的性观念和性心理”。
一个接触过这套教材的高中男同学告诉记者:“我现在有一名关系很不错的女同学,但我们常觉得在一起是不对的,通过学习我终于明白,要正确面对异性的交往,而且周围同学对待异性交往的看法也宽容多了,不再说三说四的了。而且很多同学觉得发生在自己身体上、心理上的变化,都是很正常的。”
海淀区计生委、海淀区教委的有关负责人同时指出,希望通过这个教材,让孩子们轻轻松松地看待自己的身体变化,坦坦荡荡面对自己的性别,透彻地理解发生在自己或者同龄人身上情感的变化,爱护自己和他人,着眼于未来。
北京中学生性骚扰教材内容摘要
本报记者张桂涵报道 将于今年9月在海淀区部分中学开始试用的《高中性健康导向》和《初中性健康导向》,由海淀教委、计生委、妇联联合编写,科技出版社出版,第一次共印刷了16000套,定价9.50元。据海淀区教委主任孙鹏介绍,目前教委已向海淀区内的所有中学,包括中专、职高、技校发出通知,希望学校能采用这本教材。
现将部分内容摘录于下:-如何面对性骚扰(初中课本)
当性骚扰和性侵犯发生时,机智而且勇敢地应对是可以中止侵害的,决不能软弱无力任人宰割。大声呼救、转移犯罪者视线、暗示在场者都是应对的方式。
-正确了解避孕知识(高中课本)
主要方法有:男子避孕套;避孕膏、避孕薄膜、阴道栓;安全期避孕法;体外排精;输卵管结扎;输精管结扎。
人工流产的主要危害:损伤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形成自然流产的危险;诱发乳腺疾病;对女性心理伤害。
紧急避孕药物的服用方法:紧急避孕药物是事后服用的药物,作用是抑制排卵,干扰受精过程,或阻碍受精卵的形成,在性交后72小时内服用。
-如何看待贞操(高中课本)
贞节的价值:心理价值,婚前性行为没有法律保护和社会认可;生理价值,婚前性行为缺乏安全感,容易使女性生殖道损伤和泌尿系统感染,易给男性带来早泄等性功能障碍。
-如何控制性冲动(高中课本)
躲避刺激;转移注意力;向日记倾诉。
-了解性病和艾滋病的病症(高中课本)
怎样预防艾滋病:不要乱搞男女关系;性交时最好使用安全套;不要吸毒;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如果非输不可,应当了解要输的血是否合格;看病要到正规医院;救护流血的伤员时,注意不要让对方的血液碰到自己的伤口;不要在不干净的地方刮脸、穿耳、修脚、文身,不要和别人使用同一个刮脸刀和牙刷;如果妻子有艾滋病,最好不要怀孕生子。-摘录/王红玉
“大大方方”是性教育的关键
本市终于有了第一部中学生性教育教材,性及与性有关的心理问题、社会问题,已经大大方方地印在了书上,走进了课堂。
不过,大大方方地出了教材,还只是青少年性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改革的第一步,更关键的,还要看老师、家长如何大大方方地使用这本教材,大大方方地对学生、孩子进行正确的性知识、性心理、性观念的教育。
随着信息传播技术、传播渠道的迅速发展,青少年已经有足够多的渠道获得必要的乃至某些不那么必要的性知识。因此,现代青少年面临的问题通常不是性知识的匮乏,而是性意识的觉醒、性知识的积累,与来自身边成人社会的性神秘、性禁忌之间,在他们内心矛盾、冲突而形成的困惑、压抑和焦灼。在这个过程中,作为直接的教育者和影响者,老师、家长在性教育问题上的羞于启齿或不知所措,极有可能在青少年的性心理、性观念的形成过程中投下阴影,成为导致他们形成错误性心理、性观念的“罪魁”之一。
目前这部性教育教材的可贵之处,在于它已经走出借“生理卫生”之名,半遮半掩地介绍一些基本的性生理知识的老套,而是正视青少年教育的现实,将性知识、性心理、性观念、性行为的各种常识和可能的后果都大方地告诉他们,帮助他们将以往各种可能来路不明的性知识清理、整合,以形成正确、健康的性心理和性观念。
而这样一部教材的出现,对教育者来说却是一种挑战。大大方方的教材需要和老师、家长的大大方方的态度相配合,才能在孩子们的身边形成大方、健康的氛围。否则,如果老师拿起教材还难于启齿,家长一面对孩子的问题就遮遮掩掩,孩子将反而更受困扰。
青春期是每个人的成长过程中都必须走过的一条长长的隧道,不同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对青少年而言则意味着他们将以不同的方式走过这条隧道——或者在大大方方的灯光的照耀下顺顺当当地走过,或者在黑暗中摸摸索索地爬过,也可能是在各种暧昧的“鬼火”的引导下跌跌撞撞地滚过。因此在人类的发展史上,对下一代的性教育,一向都是教育者必须面对又难以决断的选择,在资讯发达、观念日新的当今就更是如此。对于现在的教育者来说,躲的躲不过了,瞒也瞒不住了,为了下一代的健康成长,教育者不但必须探索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方法,而且首先必须使自己的观念和态度,适应新的要求。
本报评论员
张天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