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兰州8月21日电(记者张燕王艳明)经专家考证,敦煌北区石窟中发现的一件蒙古文文献日前被确认为“蒙
古人的卖身契”。
这件蒙古人的卖身契出土于莫高窟B127石窟,纸质为纤维交织不均匀的白麻纸,上面有用墨书写的文字,残存7
行。从契书中可以看出,卖身者当时家境贫困,买者身份显贵,名叫赤达尔,见证买卖过程的官吏叫做达鲁花赤。
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研究人员敖特根认为,卖身契中的买卖双方和见证人都是蒙古人,而且中证官达鲁花赤就是《
蒙古秘史》中所记载的千户长“客帖”,这个契书是他在1227年至1246年间充当拔都封地时所签写。另外,根据考古
工作者在出土该文书的洞窟壁面上发现的具有鲜明蒙古族特色的图案,可以推知这个窟很有可能绘制于蒙元时期。
敖特根说,由于契书中的买卖双方都画了押,不同于奴婢卖身时只由卖身人画押,所以这份卖身契应为“私契”,卖
身的是贫困的自由人,契约中出现的见证人不是当时政府规定的需要收税的专职见证人员,说明这份契书是逃避了税金的。敖
特根说,根据以往历史文献记载,逃避官税的现象在当时极为普遍,此次发现的卖身契不但为其提供了佐证,同时也是研究当
时蒙古社会、经济、政治的珍贵资料。
1988年至1995年,敦煌研究院考古研究所的考古人员对敦煌莫高窟北区进行了新一轮的考古发掘,获得了原
敦煌藏经洞中所未见的西夏文、叙利亚文、蒙古文和八思巴文等文字的文献。其中,蒙古文献共有51件,来自北区的19个
洞窟,多为残片。(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