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半小时》:中招欠公平 谁是特权生?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08月26日22:42 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 | ||||
分不够,钱来凑。很多教育条件较好的公办重点学校在招生的时候,都允许一部分达不到分数线的考生交纳一定费用之后就读。学校在收这笔钱有各种名义,有的叫赞助费,有的叫捐赠费,大多数时候这笔钱一般被叫做择校费。但不论名义如何变,交纳择校费的都应该是没进入统招范围的计划外考生。可是,在江苏泰兴中学,有30多位已经进入统招范围的考生却也被迫交了一笔择校费。是谁把他们挤出了统招范围? 在江苏泰兴,能够进入该市最好的中学、国家级示范中学泰兴中学学习,是那里的中学生最大的愿望。眼下正是这所学校高中新生入学的日子,然而在今年的新生中,有30多名同学,却是窝了一肚子气走进了泰兴中学的校门。为什么进了好学校,也没能让他们高兴起来? 在江苏省泰兴市的一个小胡同里,我们找到了其中的一位学生,刚和他提起今年中考的事情,15岁的小非竟伤心地哭了。 小非:“如果说我的成绩确实没有达到这个水平,也就算了,自己水平没这么高。但是他用别的成绩不好的,家里有条件的,有社会条件的这些人的名额把我的名次给挤下来的。” 小非说,今年中考他考了693分,在泰兴市所有考生中他的排名在600名左右。按照江苏省泰州市2003年普通高中招生计划,今年泰兴中学统招生名额是632个,他的这个成绩完全可以进入泰兴中学的统招范围。然而最后他和其他30多位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却被通知要缴纳25000元的择校费才能进入泰兴中学。 中考生小丽:“我知道以后,一开始很委屈,觉得自己很冤,我又哭了,那时候哭不是因为心疼,也是因为心疼钱,而且觉得很不公平。” 中考生小安:“太不公平了。有的分数不如我的人照样进去,而且一分钱没有给,气得我几天晚上都没有睡好觉。” 在此之前,家长们就通过各种途径查询,证实了这30多名学生的成绩都在632名之内。那么到底是谁挤占了他们的统招名额呢?在泰兴市教育局,我们发现一张高一新生报到情况日报表,在泰兴中学统招一栏中,清清楚楚标明,11名教工子女进入了统招名单。 泰兴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周晓生:“学校过去有照顾自己教工子女的做法,本来是18个教工子女,但是有7个教工子女已经自然进入了694分以上,还有11个人,如果照顾我们教工子女的话,这个指标显然已经不多了。” 采访中,我们了解到,今年泰兴市教育局把泰兴中学的录取分数线划到了694分,整个泰兴市达到694分的学生只有585名,而泰兴中学计划招收的统招生是632名,这样学校就有47个名额可以支配,11名教工子女就顺理成章进入学校。 泰兴中学校长黄银生:“他们有什么资格呢?他们就是适当缴一点费,适当缴一点费用。” 记者:“这个适当到什么程度?” 黄银生:“大概我们估计讨论按照去年的小自费(标准),要缴一万二。” “他这个掏一万二分数是多少?” 黄银生:“他都超过了我们普通中学的统招线。” 记者:“多少?” “一般是600多一点。” 黄校长说,从1978年以来,照顾教工子女已经成了学校的惯例,到了他这一任校长,也只能这样做。 黄银生:“近几年来,从2001以来,我们先后有九个教师离开学校。” 记者:“为什么?” “待遇比较低,福利比较低。学校为了稳定教师队伍,从1978年以来都是这样的,到了我们这一任校长,这种情况之下,我们只能稳定教师队伍,采取这种办法。” 但是家长们认为,学校这种做法挤占了他们孩子的名额,对他们太不公平。 学生家长:“你们教师子女也好,教育局的职工子女也好,你们要享受待遇,享受这个统招的待遇,不能占用我们统招名额,如果你占用这个统招名额,就是我们30多个学生家长,替他们给钱,付两万五让他们去上学,让我们上择校,他们上统招,我们气愤就气愤这里面。” 采访中我们发现,这30名学生家境大都很贫寒,有的是父母双双下岗,只能靠打零工来挣钱养家。25000元的择校费对这些家庭来讲,几乎是一个天文数字。但是为了孩子,他们还是咬牙交上了这些钱。 家长:“我去借了两万元钱,我自己凑了5000元钱。” 记者:“你借了多少?” 学生家长:“我借一万六。” “我借了大概一万元。” “我借一万五。” “你呢?” “我也是一万六。” “那借了这钱孩子还要上学,以后怎么还?” “那就想办法,慢慢还,打工。” 学生小安:“都是我父母工作了这么多年的血汗钱。我父亲下岗了,公司是拨给他很少的一部分养老金,老本钱都掏出来了,还又借了很多的钱。” 即使47个机动名额中去掉11个教工子女指标还有36个,那么剩下的这些名额都去哪儿了呢? 泰兴中学校长黄银生:“抗非典第一线,有一个子女照顾了,他进入了择校线,他加二十分,作为统招。第二个捕捞了一个,捕捞有一个学生725漏掉了。那么实际上应该是587这是一个数字。” 在招生名单上我们看到,除了这两名以外,还有5名国家二级运动员作为特招,14名其他县市694分以上的学生,但是还有12名学生却没有中考成绩,学校说,这些是获省奥林匹克单项奖的学生。 记者:“免试是国家教育部同意还是支持呢?” 泰兴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周晓生:“有一个办法是加分录取,当时加好像是具体加十分还是二十分,就是考虑这一部分学生,可能有的获奖了,可能有的学校,抢生源,可能要接过去,所以我们先把他稳定下来。” “省教育厅,或者是国家教育部也没有这个规定可以免试。” 周晓生:“学校应该有这样的自主权。” 记者:“就是作为你这样的教育部门也同意他这么做。” 周晓生:“从我个人的观点来说,我觉得这个是为了保住生源的需要。” 记者:“那你为什么不让他参加考试,看看他到底的综合素质怎么样呢?” 泰兴中学校长黄银生:“我们主要是稳定他。稳定这一部分学生,在我们这里考,不要去别的重点学校送去考,说老实话,我们也要生存,也要发展,也要保住自己的优秀生源,我们采取了这个办法。” 家长们认为,学校的这种做法极不严肃,而且也不符合国家基础教育方面的有关规定。 “我就是想讨一个明白,讨个公道。如果像他们这样讲的,这样也可以不考,那个也可以占用指标的话,那国家还要搞这个中考,不就失去了它的意义吗,考试的意义吗?” 尽管这些家长不停地反映情况,最后这47个名额还是被学校以各种所谓合理的理由占用了。教育局对外公布了这样一组数字:今年泰兴中学统招生是586名694分以上的学生,1名抗非典一线子女,5名特招,14名外县市学生和12名免试生,总共618人。 泰兴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周晓生:“693分这个线是降不下来了。什么意思呢,就是11个教工子女我们一个都不照顾,也就是14个指标。但是693分是24个人,显然你要降一分的话,教工子女固然照顾不了,而大大地突破了招生计划,这是招生上不允许的。” 不用缴费的统招分数线牢牢地限制住,那么需要缴25000元到30000元费用的择校分数线,是不是也这样有原则的控制着呢?在泰兴市教育局的高一新生报到情况日报表上我们看到,今年泰兴中学择校生的招生计划是340名,报到的有326名。但是在学校调查时我们却发现,缴费生的实际数量是343人。分数线也从原来划定的668分降低到了650分。 泰兴中学校长黄银生:“就是因为我们分数线,当时报到的时候有一部分学生没到,为了不浪费教育资源,我们照顾录取到,没有放线,照顾录取到650分。” 调查发现,学校通过降低择校分数线,录取了分数在667到650分之间的择校生72人,使泰兴中学择校生的比例达到35。69%。 记者:“668分以下,到650分以上交费是多少钱?” 泰兴中学教务处主任:“最多不超过3万,一个学期的学费850块。” 这样,保证了择校生的数量就等于是保证了学校的收入。于是想方设法扩大择校生的比例,就成了各个学校公开的秘密。对此,国家教育部今年发布了公办高中择校生限分数、限人数和限钱数的“三限”原则。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物价局也下发文件规定:公办高中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学校实际招生总人数的20%,但是泰兴市今年所有中学的择校生比例都在35%左右。 泰兴市教育局基教科科长周晓生:“今年这个计划比过去特殊,就两种,由省里面定下来的。过去我们有三类计划了,有统招、扩招还有相当于自费,处理得更好一点,收费有一个台阶。它今年就两种计划,一推下来就要给钱,另外政府为了整体的发展,可能还要统筹一点。比如说这个学校费用可能高一点,但是有一个还要扶植。” 今年国家教育部对公办高中招收择校生做了明确的规定,要求高中择校生要限人数、限分数和限钱数。江苏省教育厅、财政厅和物价局也下文规定:公办高中择校生的比例最高不得超过学校实际招生总人数的20%。而今年泰兴中学在中考中,实际招生961人,其中缴了费的择校生343人,所占比例高达35。69%。泰兴中学这种抬高统招分数,降低择校分数的做法,不仅有失公平,而且公然违反了教育部的三限政策。 连线: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温铁军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教育系统的子女就学得到照顾已经是一个公开的秘密,似乎天经地义。而普通的家长,如果想让孩子上一所好一点的公办学校,如果孩子的成绩不是非常优异,择校费就是必须得越过去的门槛。为什么一贯宣称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的公办学校,现在会变成金钱和特权的博弈场?记者还采访了中国经济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温铁军博士。 记者:“江苏泰兴中学的11名教工子女虽然没有达到录取线却被统招到本校,而按正常情况应该上线的考生却被挤出了计划名额成了择校生,他们每年需要交纳2万5千元的择校费.那么你是怎么看待这件事的呢?” 温铁军:“让够了分数线的考生交2万5千元择校费当然是严重的不公平,特别是对于那些相对来讲收入水平不太高的家庭来说,这无疑会是一个非常沉重的负担。所以我想,事情本身性质是清楚的,这是教育资源分配不公的一个重要表现。” “泰兴中学除了这11名教工子女之外,还免试录取了12名特长生。那么对这个问题你怎么看呢?” 温铁军:“应该说,长期以来各个学校招收特长生这种事情本身是很普遍的,也是很正常的。因为每个学校都要有很多活动。但是,特长生只能在分数上有所照顾。我个人认为,如果要是特长生不是加分,而是免试入学,这样的事情发生应该值得认真调查。” 记者:“其实泰兴中学这种特权生的现象在全国其他地方也并不少见。” “现在有一个很严重的问题就是说,各个地方都把自己教学质量比较高、升学率比较高的学校变成了一个产业,一个企业。教育资源变成一种商品,这个做法的安排很大程度上是误解了我们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这样的一个政策,以为公共资源也可以市场化。其实严格地说,无论是教育也好、卫生也好、其他公共资源也好,它是不能被市场化的。”记者:“为什么这么说呢?” 温铁军:“这和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直接的关系。严格定义,教育是一种公共品。因此,教育不能市场化、不能商业化、不能把它当作企业对待,那么扩大择校生以提高收费为学校争取收益,这种做法本身是把学校当成企业了,这种做法本身是非常错误的。所以我们说现在我们各个地方的教育系统都开始朝这个方向走,并且开始成为一种普遍的现象,那是有严重的方向性的问题的,值得有关主管部门及时纠正。” “那么你认为特权生现象反映出了我国教育体制当中存在着什么样的问题呢?” 温铁军:“一段时间以来,人们讨论的有关教育产业化、有关把好的学校变成一个企业化的这种方式去经营,然后以这个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牟利。” 记者:“那么我们应该通过什么途径来杜绝这类事情的发生呢?” 温铁军:“一个我想应该首先是国家严格执行教育的有关法规合政策,对于类似这样的现象应该调查清楚以后,严肃处理,要给广大公众特别是这些学生青年一个起码的公平;第二我觉得国家在政策上应该特别强调,教育是一种公共品、是一种公共资源,在教育面前人人平等,不可以在教育面前以权利划线或者以收入或者身份划线。任何侵犯教育资源这种公平的做法都是必须坚决制止的。” 所谓近水楼台先得月。事实上,象教育系统子女上学受照顾的现象在很多拥有公共资源的行业都普遍存在,实际上是计划经济时代部门福利的一种延续。铁路职工乘火车、电信公司职工用电话、电力公司职工用电、自来水公司职工用水、公交公司职工乘车都有内部优惠,甚至有些行业还为此专门发文,把它变成正式的规则。可能这种行业的特权,有时候只不过是占点小便宜而已,但是在一个讲究法制和公平的市场经济中,垄断福利现象的存在就是对社会公正的挑战。消除这些垄断福利,是我们建立社会公正一道绕不开的坎。《经济半小时》记者:戴玉岭、苏岩
投票! 赢超酷腕表式手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