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悬着心 | |
---|---|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01日11:21 云南日报 | |
——一位银行职员的苦恼 新华社兰州10月31日电题:“我对国家助学贷款的发放悬着心”——一位银行职员的苦恼 新华社记者茆琛、王艳明 小赵是建设银行甘肃省分行电力支行某办事处客户服务中心负责人。从2000年开始,他负责办事处的国家助学贷款业务,截至今年9月初,小赵已经为2000多名本、专科学生发放国家助学贷款近千万元。只有100多名学生按照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按期还清贷款,更多学生因为就业不理想、需要继续深造等原因无法按期还贷,这让小赵忧心忡忡。 “不是我对贷款的大学生不信任,而是我根本找不到他们。”小赵向记者诉说苦衷。今年7月,小赵向即将毕业的300多名贷款学生发出通知,请他们将自己毕业后变更的电话号码重新在银行登记。两个月过去,只有1名学生将新号码告诉小赵。小赵所在银行办事处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要求学生在大学毕业后两年内还清本息。小赵说,学生离开学校,原有的电话号码不再使用,学生毕业后分散在全国各地,没有新联系方式,如果学生毕业后两年仍不还贷,银行在追讨过程中将面临很大困难。 小赵曾经试着向几名毕业生追讨助学贷款,结果不但学生没有还贷,银行追贷的成本几乎与学生贷款金额持平。小赵告诉记者,原兰州铁道学院(现更名为兰州交通大学)一名学生毕业两年多杳无音信。小赵经过多方打听,得知这名学生在辽宁鞍山工作。小赵拨通他的手机,学生在明白小赵的意图后,挂掉电话。小赵再拨打电话时,对方拒绝接听。小赵说,这名学生一个月挣1000多元,两年了,却连5000元国家助学贷款的利息都不还。在寻找这名学生的过程中,小赵往鞍山打了10多个长途电话,一个电话最少七八块钱。为了保持法律上的债权债务关系,小赵每个季度向这名学生家中发催讨通知书,一封挂号信需邮资3.8元,连发几封信,“家里一点反应都没有”。小赵无奈地告诉记者,国家助学贷款利率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同期限贷款利率执行,逾期不加息,最高利率为5.76%。学生所贷款利息的50%由财政贴息。这样计算,这名学生每年承担的贷款利息最多不过144元,银行却要支付用于追讨贷款的电话费和邮资近100元。兰州没有直达鞍山的火车,如果小赵专程赶往鞍山追讨贷款,往返路费、食宿费和误工费至少在3000元以上。小赵掌握的助学贷款学生资料中,有不少毕业生分配到东北、北京、重庆、海南、新疆等地,小赵反问记者:“为5000元助学贷款,值得吗?” 因为在追讨助学贷款过程中面临的问题,使得小赵在发放国家助学贷款的过程中特别谨慎,每批申请助学贷款的学生中只有一半能够获得贷款,得到助学贷款的学生数占在校生总数的30%。小赵说,与其他贷款不同的是,国家助学贷款不追究经办人责任。但是,国家助学贷款逾期不还仍然会影响银行的整体效益,所以,控制贷款学生数量是银行不得已的办法。每年国家助学贷款发放前,银行都会对学生进行贷前教育,小赵明确告诉学生,不归还国家助学贷款看似个人得了实惠,实际会对其他申请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产生负面影响。小赵告诉记者,也许大多数学生会按期还贷,但个别申请到国家助学贷款的学生对与银行的债权债务关系表现出无所谓和漫不经心,这不得不让他提心吊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