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城市文明,从细节做起

http://www.sina.com.cn 2003年11月26日06:20 大众日报

  调查说明

  此次调查实施步骤如下:

  1、在下班的高峰期(不选周五下午),选择一个交通流量较大的十字路口(最好没有交警值勤,没有自动拍照系统),观察20分钟,记录汽车、自行车、行人的违章行为,如闯
红灯、逆行、汽车进入人行道等。

  2、在上班的高峰期,选择一个大的公交站点(有多路公交车经过,等车的人相对较多),观察20分钟左右,粗略计算先后大概有多少人等公交车,观察人们是否讲文明,比如有无随地扔垃圾、乱扔烟头、吐痰等不文明行为;公交车来了,有无一拥而上现象等。

  3、双休日的中午11点至12点之间,在一个较大商场的门口,观察20分钟,看有无乱扔垃圾、宣传品现象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

  本次为随机调查,并不代表整体情况。

  济 南

  1、11月3日下午5点40分至6点,记者在千佛山路与文化西路交叉路口调查。该路口是一条次干道,没有交警和自动拍照系统,上下班时间车流和人流非常多。在调查时间里,没有发现汽车有明显的交通违章,但是摩托车、自行车、行人违章非常多,尤其是自行车和行人,10分钟内记者粗略统计,就有超过20辆自行车和30名行人有不按照信号指示穿越路口的违章行为。

  2、11月4日上午7点30分至7点50分,记者在解放桥南站(自北向南)调查,该站有2路、103路等共10路公交车经过。等车的人很多,记者先是看到有一名女青年一边等车一边吃早餐,吃完之后很自觉地将垃圾扔到了垃圾箱;但随后记者发现有两个人随地吐痰,还有一个人将烟头、空烟盒扔到了地上;20分钟里上下车的乘客超过400人,上车时没有明显的拥挤现象。

  3、11月2日星期天中午11点25分至11点45分,记者在济南历山路大润发超市门前调查。周末到超市购物的人很多。在超市外面提供给顾客休息的桌椅上,有很多遗弃的垃圾,一张桌子上两个青年很随意地将剥下的果皮扔在旁边花坛中。一家生产牛奶的企业正在超市院内做宣传,在门口发放宣传品。一些人拿来看一眼就直接扔到地上。记者沿着历山路向北走了200多米,还能在路面发现这些宣传品。超市门口还发现了许多随手扔掉的存包密码条。

  青 岛

  1、11月4日,下午5时30分至5时50分,记者在香港路和福州路口进行调查。该处为主要路口,有自动拍照系统(青岛市内主要路口均有该装置)。粗略统计,上述时段内,经该路口由香港路到福州路的汽车有100多辆,没有发现汽车闯红灯、逆行等明显违章现象,但有两辆轿车有轻微违规超车抢行行为;有3辆自行车穿越路口,一辆自行车违规在车行道上行驶;行人行走总体规范,只有2人没有按照信号灯指示行走。

  2、11月4日上午8时至8时20分,福州路车站(由东向西行)。这里有31、316、321、33等多路公交车经过,20分钟内先后有300多人在这里上车,市民总体举止文明,发现有一名年轻人将盛早餐用的塑料袋丢放到路上,市民上车没有一拥而上现象,但有时有轻微的争抢。

  3、11月1日(星期六)中午11时至12时,记者在青岛东泰佳世客商场东门口实地调查。20分钟内,先后有300多名市民进出,没有发现随地吐痰现象,5名市民都将随身携带的垃圾扔到了垃圾桶内,但有一名男性市民站在门口抽烟,还将烟灰随便弹到地上。

  枣 庄

  1、兴安街和振兴路十字路口是枣庄没有交警值勤、没有自动拍照系统的路口之一。10月29日晚上5点40分至6时左右,记者守在路口旁观察过往行人和车辆遵守交通规则情况。随着红绿灯的变化,各种违章行为较多:当绿灯未亮红灯还未灭时,一辆小轿车和一辆出租车加大油门而过;遇见红灯7名骑自行车者视而不见,推车而过;许多行人根本不看红绿灯,随意在路中穿行,汽车频频鸣笛。

  2、枣庄市政府公交车站,有7条公交线路经过。10月31日早晨6时30分至50分,记者在该站观察了旅客候车时的表现。大概有30名旅客正在车棚下候车,一名30多的男子抽完烟后,随手将烟头扔在马路上,猛一嗓子咳了一口浓痰吐在地上;一名20左右的女青年,喝完一盒奶后,将空纸盒及擦嘴的卫生纸丢在地上;当1路车来时,尽管只有9名旅客,但还是争先恐后而上。

  3、11月1日双休日,记者11点半来到枣庄购物中心南门调查,见一名男顾客将浏览后的宣传单团了一下,扔在门口台基上;2名青年男子进门时,从口袋里掏出卫生纸擦拭皮鞋,将脏纸随手扔弃;一名领小孩的中年妇女将装面包的塑料袋丢在地上。

  聊 城

  1、11月3日中午12点至12点20分,正值下班高峰期,聊城市东昌路与卫育路交叉的十字路口,汽车、自行车川流不息。这里没有交警执勤和自动拍照系统,大部分人能自觉按照红绿灯的信号过路口。20分钟里,有一辆汽车闯红灯,4辆自行车逆行。6名行人闯红灯,其中一对青年男女挽着胳膊,大步往前走,不看驶来的车辆,车辆只好绕着他们走。记者没有看到汽车逆行和进入人行道的情况。

  2、11月3日上午7点40至8点,记者在聊城百姓购物城公交站点观察。此处共有11路公交车经过。20分钟的时间里,有30多人在此站点等公交车。大家静静地等车,有6人很随意地向马路上吐痰,一名女青年嗑瓜子,把瓜子皮扔在地上。地上有两个豆浆包装袋、一个被踩扁的烟盒、10多个烟头。公交车来了,人们自觉地排队上车,没有一拥而上的现象。

  3、11月2日(星期日)上午11点至11点20,聊城鲁西商厦门口,人们进进出出,十分热闹。商厦在门口搞购物抽奖活动,抽奖处挤成一团,不少没有中奖的顾客把兑奖券顺手一扔,地上有许多兑奖券在风中翻滚。一位年轻的母亲喂孩子喝完饮料后便将纸杯放在地上,随后一位行人一脚踩上去。一位穿着入时的姑娘拿着一块烤地瓜边走边吃,把地瓜皮吐在地上。促销员在微笑着散发花花绿绿的宣传品,有人接过来装进口袋,有人看一眼便顺手扔了。

  专家点评

  文明需用制度保证

  刘 相

  看完此次调查我们不禁会问,为什么在同等情况下,汽车司机更加遵守交通规则?为什么开汽车的人比骑自行车的和行人更文明?如果这些汽车司机步行时会怎么样呢?他们可能会比普通的行人更文明,但做得绝不会比开汽车时更好。

  道理其实很简单:一个好的制度设计能够让所有人成为文明人。

  我们所谓的文明说到底就是一种规则意识。没有人是天生就遵守秩序、敬畏规则的,这需要制度来保证、来培养。

  具体来说,汽车司机遵守交通规则,就在于针对汽车违章的制度较为严密:所有汽车都有号可循,再加上现在无处不在的自动拍照系统,违规的汽车司机一般无所遁形,各种惩处措施到位,比如说积分制,司机自然不敢贸然造次。这样有3种情况会出现:首先司机自己养成一定的规则意识,在开车的时候不会违规;习惯成自然,在严格制度下有了这种意识的司机,遇到制度不那么周密的时候,比如调查中步行这种情况,有人可能会随波逐流,但有人则会克制自己;这种意识是相互感染的,一个人好的交通规则意识,可以影响其他人。

  于是很容易解释这样一些现象:在一些相对文明的地区,行人和车辆即便在没有交通警察,没有拍照系统,甚至只有他一个人的时候,过路口也不会闯红灯;为什么我们一些人到了较为发达的国家会变得很文明,从不随地吐痰、乱扔垃圾,回到本地却又故态复萌,等等。总之,制度愈是周密科学,执行愈是严格规范,人们形成的这种规则意识就会愈强,相互之间的感染力也愈强。

  制度不外乎奖罚两种。对不文明的种种小节不能够奖罚分明是目前制度存在的主要漏洞。要改变这种现状,我认为,制度设计应当与我们现在大力推行的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信用体系相结合。在我看来,文明的缺失等同于信用的缺失。一个人不遵守全社会共同制定的游戏规则,就是对社会的失信,应当在其信用档案中减分,并影响其各种经济活动。既有激励机制,又有惩罚机制,双管齐下,才能构建我们的社会文明规范。

  刘相 高级编辑,毕业于山东大学,山东省邓小平理论研究中心办公室副主任,《发展论坛》杂志社社长。

  城市调查

  策划 王洪亮

  主持 戴志磊

  执行 张海峰 刘国良 张环泽 齐军 王兆锋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注册新浪9M全免费邮箱
  新浪二手市场重新开张 新浪青少频道(Y-ZONE)全新上线
  燃情互动,情爱添姿彩,在这个冬天找到属于你的爱!
  新东方庆成立十周年 新概念、口语、商务英语及各种课程大优惠!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浪精彩短信
两性学堂
快来提升躯体魅力
更恩爱的超级法宝
非常笑话
嗒!只要点下这里
马上进入爆笑天地
图片
铃声
·[朴 树] 白桦林
·[和 弦] 她的背影
·鸟啼铃语 蟋蟀铃声
铃声搜索



新浪商城推荐
无边魅力
  • 佛罗蒙吸引异性
  • 男士情趣内裤热
  • 佳能数码相机
  • EOS 10D专业相机
  • s50照相机
  • 市场最新动态
  • 免费注册上网经商
  • 千样数码精品
     (以上推荐一周有效)
  • 更多精品特卖>>
    每日2条,28元/月
    原色地带--普通图片铃声,5元包月随意下载随心换. 
    炫彩地带--彩图和弦铃声,10元包月下载,时尚又精彩
    超级精彩
    爆笑无比
    酒楼小姐抱怨旗袍开叉太高:腿毛都露出来了!老板咬牙…
    每日2条,30元/月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2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