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飞天:记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王永志(组图)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2月21日12:36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记者张景勇
  人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个激动人心的时刻:2003年10月16日6时23分,我国第一艘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成功返回地面,遨游太空的杨利伟自主走出舱门……这一瞬间,祖国各地沸腾了!

  此时,一位年逾七旬的老者留下了激动的泪水。

  或许很多人对这位谦逊低调的老人连名字都不知道,但他对中国载人航天的贡献绝不可磨灭,他就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技术“领头人”——总设计师王永志院士。即使在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的今天,面对“当之无愧”的称赞,王永志仍然保持其一贯风格:“荣誉属于整个群体,我是代表大家领奖的。”

  转折

  “如果没有小学老师刘汉甲,我会是一名文化程度不高的农民。刘老师在我人生十字路口上起了决定性影响,改变了我的一生。”

  出生在辽宁农村的王永志,对恩师的感激之情发自肺腑:当时家里穷,兄弟姐妹又多,我能上小学已很难得,但到1945年5年级时学校停办,我只好回家务农。后来我们县创办中学,刘老师赶快千方百计通知我,他还找到我大哥说:你可别把这孩子耽误了,这是个有出息的孩子。就这样,我再次踏入校门。

  但王永志并非从小立志于航天,出身农村的他对农作物特别感兴趣,总是梦想改良物种,当一名生物学家。但现实又一次改变了他的人生道路:抗美援朝时期,王永志经常听到空袭警报,因为美国的飞机时常侵入我国领空。

  “那时候,我就觉得,有了飞机就有保障,如果连国防都不行,那改良物种还有何用?所以在1952年高中毕业报考大学时,我就报了清华大学航空系,从此走向国防建设。”

  1957年,又是王永志人生的一大转折点,被他称为“难忘的1957”:这一年,他在莫斯科航空学院改学火箭导弹设计,而1955年被派到这个学院时学的是飞机设计;前苏联的人造卫星在这一年成功发射;他回国后所长期奉献的单位——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也在这一年成立……

  “正是完成了人生道路上的这一次次转折,我才从一个孤苦无助的农村孩子,逐步成长起来。”王永志说。

  1961年,王永志回到祖国,一直从事航天技术工作。40多年来在我国战略火箭、地地战术火箭以及运载火箭的研制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特别是在载人航天工程中做出重大贡献。

  跨越

  “我们做火箭的,最后一定要把人送上天。”这个梦想一直萦绕在王永志心头。

  1992年,王永志被任命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有了圆飞天梦的广阔舞台。然而这又谈何容易:1992年论证时,预计要经过10年左右,到2002年我国的飞船可以上天,到那时前苏联第一位宇航员加加林上天已经41年。

  “如何面对40多年的差距?如果我们再去搞一艘和别人40多年前同样水平的飞船,它能极大增强我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吗?我们还能有激情吗?因此,我们给自己出了一个难题:跨越!”谈到跨越式发展的大思路,王永志雄心满怀。

  当然航天人也深知:跨越并非易事。因为载人航天是当今世界技术最复杂、难度最大的巨型航天工程,涉及众多高新技术领域,这些领域的高新技术是花多少钱也买不来的。

  “前苏联和美国在研制载人飞船时都经历了体积由小到大,乘员从单人到多人,结构由单舱到多舱的发展历程。我们的飞船一起步就提出搞三舱方案,刚开始我们内部也有不同意见。有人曾觉得三舱不如两舱简单、保险,加上第三舱就复杂多了。当时要统一大家思想还挺难。”王永志作为技术总负责人,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上最先进的载人飞船。
  我国自行研制的“神舟”号飞船,由推进舱、返回舱、轨道舱和附加段构成,返回舱返回后,同国外废弃轨道舱的做法不同,“神舟”号飞船的轨道舱可留在轨道上,作为一颗科技卫星继续进行空间科学探测和技术试验。

  “我们的飞船一起步,就要让它和后面的工程一步一步衔接起来。也就是说,我迈出左脚,不仅仅是为了向前跨进半米,同时也为迈出右脚找到支点。”王永志作为总设计师,处处体现出总体和大局的意识。

  轨道舱的多适应性为空间飞行器交会对接技术试验创造了条件。美苏两国的交会对接试验是先发射一艘飞船到轨道上,紧接着再发射另一艘,与前面一艘对接。而我国是把轨道舱留在轨道上,做对接试验时只要发射一艘飞船去与留轨运行的轨道舱对接就可以了。

  “要说跨越创新,这个多功能的轨道舱应是主要标志之一。”谈起这一点,王永志颇感自豪,“同时,在跨越大动物实验阶段、航天员的安全性设计等多个方面均体现了创新的思路。”

  “王永志作为总设计师,做了大量开创性工作,在总体技术方案制定、提出对各系统技术要求、关键技术攻关、重大问题处理等方面起到了关键作用。”王永志的同行这样评价他。

  国外曾有人说我国飞船照搬了他们的东西。而当王永志在莫斯科介绍完中国载人航天的特色和技术特点后,“联盟”号飞船的总设计师米申院士情不自禁地大声说:“中国飞船不是‘联盟’号,中国飞船就是中国飞船!”

  “中国飞船就是中国飞船,没有什么抄袭之嫌。这是国际航天界权威的评价。”王永志说。

  圆梦

  2003年10月16日,“航天英雄”杨利伟返回祖国大地,我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圆满成功,全国上下无不欢欣鼓舞。

  “看着杨利伟自主从返回舱里走出来,我非常激动,当时我流泪了。我这一生因为激动而流泪的次数不多,像这样控制不住地流泪,是极少有的。”王永志完成了他这项“压力最大的任务”,至今谈起圆梦时刻仍是激动不已,“我们不辱使命,取得了成功。”

  中国人千年的飞天梦想一朝实现,杨利伟乘坐的“神舟”号飞船功不可没,而将飞船送入太空的火箭更是劳苦功高,如果火箭没有足够的运载能力,则无力将飞船送入太空。而王永志在运载火箭研制中所做出的业绩同样令人瞩目:

  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他作为重要的技术骨干,参加了我国第一代战略火箭的研制工作,在中近程、中程和洲际火箭的研制工作中为增大射程,提高实用性能,解决了大量技术问题。

  20世纪80年代,他是第二代战略火箭研制的主要技术带头人,为我国实现火箭技术更新换代做出重要贡献。

  20世纪80年代末,他主持完成了长征二号E大推力捆绑火箭研制任务。研制时间仅为18个月,首次便发射取得成功,使中国火箭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迈上一个大台阶。

  正是由于长期的积累,才可使千年梦想一朝圆。

  “如果有机会再做一次选择,你还会选择航天吗?”

  面对提问,王永志的回答颇能体现航天人的风格:再选择一次人生,当然没有这样的机会了。但如果我还能为我国的载人航天,能为我国的航天事业多做一些事情,多工作几十年,那是我最大的希望。其实我们这一代航天人都有这样的愿望。探索宇宙、开发宇宙无期限,我最大的愿望就是做更多的工作,进一步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