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中国社科院研究员留学归国人员为4%的反思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04日13:13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北京3月3日电 新华社记者王黎、邱红杰

  “4%”——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留学归国人员的比率。

  相比于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81%、54%的“海归率”,这一数字多少显示出我国哲学、社会科学最为神圣的研究机构的些许尴尬。

  记者在眼下正于北京举行的中国留学人员回国创业成就展上看到了这一数字的悬殊。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范围最广的本次展览开幕4天来,前来参观的各界人士络绎不绝,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也引起了一些参观者的反思。

  曾留学德国,并曾在中国科学院从事自然科学史研究的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王渝生博士说,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只有4%为“海归”,比中国科学院、工程院五至八成的比例相差太远。他说,自然科学需要出去学习,技术需要出去学习,同样思想、文化也需要出去学习。

  曾留学荷兰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博士生导师蔡玲也认为,加入世贸组织之后,我们与国际接轨更加紧密,不仅是科技人才,从事法律、经济等社会科学研究的学者,也要更多地走出国门,他们学有所成回国后也会有一个宽广的舞台。

  “由于统计方法不同,不同单位的数据可能会有些出入”,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合作局局长黄平说,“但这一数字还是反映出我们的差距。”多年来,中国社科院注重利用学术交流的机会让研究工作者出国学习,去年共有1860多人次出国参与学术交流,占业务岗位的近70%。但与大家强烈的出国学习愿望相比,这还是不够的。黄平介绍说,在社科院历史上,冯友兰、钱钟书、金岳霖、范文澜等众多学贯中西的大师级的人物都曾有留学海外的经历。

  不难发现,本次展出的经济、法律、语言等方面的社科专家中,有留学经历的人也不少,但不可否认,由于内外部条件的限制,有志于从事哲学、社会科学研究的人才出国留学的机会还相对较少。对此,南昌大学副校长邵鸿博士指出,我国目前的现状是自然科学方面留学、作访问学者和出国作研究的机会相对较多,而大量社会科学尤其是文史哲方面的留学难度就要大一些。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