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生朱涵两年发表多篇SCI论文引发争论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17日17:17 新京报 | |
2004年3月3日,一条来自中新浙江网的消息让南京大学校园网的bbs沸腾起来。这条消息说,南京大学2000级物理系本科生朱涵发表了10篇学术论文,其中有8篇是SCI论文,朱涵GRE考试满分,现在已经收到了斯坦福、普林斯顿、康奈尔、宾夕法尼亚等近十所美国名校的研究生录取通知书。 SCI中文名为《科学引文索引》,是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出版的一部世界著名的期刊 在此之前,还有两篇与此相关的报道,只不过在论文数量上略有出入:一条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信息网,题为《南京大学“985工程”建设纪事》,文中说“物理系三年级本科生朱涵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科研实践,已发表8篇论文,其中有4篇SCI论文。”而在2003年12月份《南京大学学报》中对于此事的描述则为“获得学生标兵的朱涵同学,本科阶段就已发表了八篇论文,其中SCI论文六篇。” 3月3日的消息在网上传播之后,立即引来新语丝网站站长方舟子的质疑。在3月4日的文章中,方舟子说:前一段时间朱涵被树为南京大学学生标兵时就有人向他揭露过其发表大量论文的内幕,我考虑到他还是个本科生,一个大学的学生标兵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也就算了。现在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神话越吹越神,上了媒体,还是有必要揭露的。 方舟子指出:朱涵在南京大学没有导师,但是在家里有导师,就是他的父亲、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朱建阳。检索到的6篇由朱涵署名的SCI论文,通讯作者全是朱涵的父亲朱建阳。而朱涵在申请美国的大学时,没有说明其论文通讯作者就是他父亲。因此认定其中必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 方舟子的质疑文章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发了众多网友对于此事加以评论。在南京大学的校园网站上,满页都充满了关于“朱建阳朱涵事件”的声音。 朱涵的回应以及方舟子的针锋相对 方舟子的文章在新语丝贴出以后,作为当事人之一的朱涵也在新语丝贴出题为《我的科研简历,及对一些问题的声明》的文章,对方舟子文章做出了回应。随即,方舟子对于朱涵的文章一一做了针锋相对的评点。 在朱涵的文章中,朱涵说自己在大学二年级的寒假的时候向父亲表达了希望做一点研究工作的愿望,得到父亲的支持。“他将我引入磁性系统的临界动力学这个方向。在寒假中,他首先花了几天时间给我讲解了相变的基本概念,并且给了我三篇概括20世纪统计物理的综述文章阅读”。“寒假结束后我回到学校继续工作,我在父亲的指导下将其表述为数学上比较完整的形式。并且,在父亲的建议和指导下,我将这个机制应用到Gaussian模型,得到了其临界动力学行为。这个工作发表在《PhysicalReview E》(美国物理学会权威期刊)上,一个前期铺垫性的工作作为快报发表在《Chinese Physics Letters》(中国物理学权威期刊)上。”而方舟子则针锋相对地指出:这篇《Physical Review E》论文虽然发表时间是2002年7月25日,但是收稿时间是2002年2月13日,即正月初二。也就是说,在编辑部收到该论文时,朱同学还在家中恶补相变的基本概念呢,天下有这种先发论文再搞研究的怪事?据此方舟子认为,朱涵那次寒假回家,恐怕不是向父亲表达搞科研的愿望,而是表达在其父已完成的论文上署名的愿望,而其父也不是指导其研究,而是在让他恶补论文内容。 在朱涵的多篇论文中,其父朱建阳都是作为通讯作者出现的。对此,朱涵的解释是他“没有南京大学的邮箱,只有hotmail的邮箱,这是不妥的”。而方舟子则认为,学术论文的通讯作者即是“首要研究者”,也就是课题领导人。而如果朱涵的说法成立,即朱建阳之所以担任儿子朱涵写的SCI论文的通讯作者,不是因为他是课题领导人,而仅仅是因为他提供了一个联系信箱,那么朱建阳就是在侵占儿子的科研成果,属于中国科协说的学术不端行为的一种。查朱教授自2002年以来发表的SCI论文共7篇,其中有6篇与朱涵合作。根据朱涵的揭发,这6篇SCI论文都不应属于朱建阳教授的成果,北京师范大学应该对此进行调查,如果属实,应对朱建阳进行处罚。 各方面的反应 对于“朱建阳朱涵事件”,众多参与讨论者意见不一,气愤者有之,为之辩护者亦有之。前者认为,这一事件极大地违背了学术道德,同时还有可能引起申请留美中国学生的信誉危机。而后者则对于方舟子提出质疑,认为方不能容忍别人的优秀,其揭露事件的目的是出于妒忌。 不过,在事情没有水落石出之前,所有的论断都为时过早。北京时间3月10日,记者拨通了辗转得来的朱建阳家的电话,希望能够了解当事人的说法。当记者表明身份,朱先生说,“你不要说了,我明白你的意图,我什么也不想说。”随后,朱先生挂掉了电话。 而作为当事人的另一方南京大学,目前已经组织成立了以主管科研的副校长为组长、由校内外同行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按照科学研究的规范,本着公平客观的原则对此事进行调查。 访谈 许纪霖:上海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 学术界“关联交易”应被禁止 新京报:“朱建阳朱涵事件”现在已经成为网上和社会共同关注的话题,你怎么看待这一事件? 许纪霖:如果这个事件最终被调查属实,那当然属于学术界的大丑闻。关于这种联合署名,我觉得有点像股票市场中的关联交易。所谓关联交易是关联企业之间发生转移资源或义务的事项,而不论是否收取价款。这种交易在股票市场中是被禁止的。科研也是这样,虽然不绝对排斥血缘关系和婚姻关系,但是应该认识到这里面通常容易产生弄虚作假。 新京报:以前学术界是否存在这种“父子档”的现象,如果存在,你认为是什么因素没有让这种现象浮出水面? 许纪霖:这种现象应该说不是个别的,很普遍。比方说有的丈夫为了妻子能够评上职称,就在自己写的文章上署上妻子的名字,或者一些社会名流非常繁忙,有时候会花钱在别人的文章上署名。虚假署名是一种学术上的不诚实,跟个人品质有关系,但更多的应该是学术机制的问题,这里面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缺乏行业内部的规范,缺乏对科研的真正作者的审查,尤其是作者之间存在关系的时候,这种审查更为必要。但是目前我们没有这样的机制,无法做到禁止虚假署名;二是大家一直批评的所谓对于在校学生的科研要求。目前对于本科生还没有要求,但是对于研究生,要求在毕业之前必须在核心期刊或者SCI期刊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 这种要求很不合理,造成了学术造假成风。这股论文风最初就是从南京大学刮起来的,南京大学应该进行整体的反思。拔苗助长不是培养人才,而是败坏人才,更重要的是败坏了学术风气。 我们的大学也应该借此反思,我们是不是太急功近利了?如果学术腐败的问题从教授这个层面弥漫到了学生这个层面,那就太可怕了。 新京报:你认为媒体应该治理学术腐败问题上发挥什么作用? 许纪霖:治理学术腐败,媒体责无旁贷。媒体应该对一切事情的真相进行报道,然后让公众裁决。 新京报:在对于这一事件的处理上,你有什么具体的建议?无论这一事件最后的调查结果如何,“朱建阳朱涵”事件都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同时也说明了社会对于学术腐败的反感程度。但是近年来学术腐败还是不绝如缕,你能不能分析一下原因? 许纪霖:对于“朱建阳朱涵事件”,如果最后的调查属于虚假署名,应该受到学术处分,所有的人都应该为自己的错误付出代价。至于学术腐败为什么不绝如缕,在我看来,过去染指学术腐败的人付出的代价还是太小了,收益高于付出,当然就会有这么多人前仆后继。 本版采写/本报记者陈远 链接 一封建议书 作为一个已经毕业的南大的学生,注意到最近闹得沸沸扬扬的朱涵SCI论文事件,对于这个事件对母校的声誉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而深为不安。 在这里,我很诚恳地建议:学校和物理系能够高度重视这件事,迅速且透明地应对,变被动为主动。避免最后出现像同城大学那样,最后不得不疲于应付媒体的尴尬局面。 具体如下:首先,成立专门的学术委员会来调查这件事,委员会的构成最好是相关领域的专家,由外单位的专家主持,如果能请到《PhysicalReview》的EDI?鄄TOR或者REVIEWER就最好了。调查的内容集中在朱涵同学在那几篇有他父亲连署的PAPER中的贡献,方式不应该局限在对文章内容的答辩,同时应该提供那几篇论文的草稿,参考文献,原始数据等资料。调查的过程为避免媒体的过分炒作,不需要对外界公开,但要有记录;调查完成后要公开结论,到那时,是非曲直自然清楚。调查完成后,不管结果如何,我都建议由学校或者学术委员会的主席给发给朱涵OFFER的那几所学校的的招生机构写信通报结果。 我一直在想,这是不是反应过度呢?希望不是的,因为我相信,如果朱涵同学是清白的,作为学校理应用行动来保护自己的学生,尤其是一个优秀的学生;如果结果是不幸,那么学校也应该做出适当的处理或者结论,尽管可能是一个痛苦的过程。 但是,如果坚持清者自清,浊者自浊,在这件事上不作为的立场,在信息如此发达的今天,对朱涵同学以后的发展,母校的声誉,都会留下不利的影响。 个人还建议:学校,朱涵同学和他家长在调查的结果公布之前,不再主动向外界发表任何形式的辩护,包括在LILY,XYS等,因为,由于网络的特点和局限性,或许它能够担当发现问题的角色,但期待在网络上由某一方做出客观公正的结论却是不现实的。 最后,祝母校越来越好,大家都有好OFFER! (本文原题为《给母校和物理系的建议———关于朱涵同学的SCI论文》作者BCE) 报道手记 学术腐败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大家的意愿无非是希望学术界能够是一方净土。然而,这方净土现在何时能够再回归于纯净,这显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 上次就清华大力治理学术腐败采访邹承鲁院士时邹院士的话言犹在耳:“要曝光,不要捂着,只有曝光,才能让广大科学工作者置于舆论的监督之下。”作为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报道正在发生的新闻,借此大众才有机会得到更多的知情权。本报将本着公正客观的立场继续关注此事件进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