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大学毕业生就业何必自设障碍讲“地段意识”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3月25日16:01 新民晚报

  时下,正值应届大学毕业生求职高峰期。为帮助大学生顺利就业,市劳动保障部门所属的公共职介,今年首次联合沪上各大高校,举办了“公共职介高校专场招聘月”。到昨天为止,专场招聘已在复旦、交大等地举办9场,将5000多个岗位送到了大学校园,深受欢迎。不过,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地段意识”居然成了大学生就业的新阻碍。

  每次招聘专场,都由各区职介所代理用人单位前去设摊,每家职介所代理三四十个
用人单位,但“行情”明显“冷热不均”:黄浦、静安、徐汇、卢湾等区的职介所摊位前人头攒动,而青浦、松江、奉贤等区的摊位前冷冷清清。招聘专场结束,中心城区的职介所往往能收到五六百份简历,但郊区的职介所却只能收到一两百份。

  即便是同一城区,地段好坏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选择。在华东政法学院的招聘专场,一位女大学生看中了一家外资电子公司的业务助理职位,她的条件与这个职位的要求十分吻合,她对企业和职位也都很满意,但就是觉得公司在金桥,太远了。黄浦区职介所负责人告诉记者,有的学生宁愿在市区干月薪1500元的工作,而不去郊区月薪2500元的岗位。

  那么,大学生就业为何不考虑郊区?记者在现场采访了几位大学生。上海大学国商学院的一位男同学说,去郊区?到乡下去?没想过。上外一位来自湖北的大学生说,想留在上海,就是觉得上海繁华,市区大公司多,就业机会、发展机会都多,郊区路途遥远、生活不便,也没有什么好工作。

  今年上海的大学毕业生达10万,比去年增加了2万人。面对并不乐观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应当打破“地域”观念。只要能施展自己的才干,郊区同样是一个实现人生价值的空间。

  本报记者邵宁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