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专家说:住校无谓利弊之争,关键在于三方沟通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01日10:39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成都3月31日电(记者周俏春、刘大江)40多年前为了方便军队子女而设立的寄宿模式,如今在大中城市已经越来越普遍,不少孩子小小年纪就拖着行李箱加入了住校大军。让孩子住校到底好不好,有关的争议在教育界一直存在。四川省社科院教授胡光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住校制度本身无谓利弊之争,关键在于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沟通。

  北京市教委最新调查显示,北京市小学中开展寄宿制教育的已经达到40所,进入寄宿小学的孩子超过6000人。

  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陆士祯说:“独生子女过集体生活,能够满足他和同龄人交往的需求,住校对于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有好处的。”

  不过,记者在采访中也碰到一些后悔把孩子送到寄宿学校的家长。刘超就是其中一位,孩子住校两年多后他将其转为走读。刘超说:“我发觉孩子住校后生活自理能力和学习成绩一样,并没有明显提高,反倒是特别爱面子讲虚荣,他们同学中不少都是家里买了车的,我儿子返校时下了公交车后还有一段不短的路,我陪他坐人力三轮车,离校门还远得很他就嚷着要下车,宁愿走路也不愿被同学看到他是坐三轮来的。”

  成都的杨全新先生也说:“女儿的住校经历可以概括为‘二大于五’,在学校的5天她都能按时作息,可是周末一回家这种好习惯就没了,蒙头一睡就到中午。刚开始住校的时候,老师的家校联系卡针对每个孩子的特点,写得很具体,比如说孩子这周的英语口语不错,但单词记得不够熟练,家长回家要多督促孩子背诵单词之类的。时间长了可能是老师对孩子太熟悉了,反而写不出新东西了,都是流于吃饭怎么样、睡觉怎么样的套话。孩子在校到底表现如何,家长也了解不到太多的细节。”

  胡光伟说:“住校生一周只回家一次,与父母的沟通有限,所以学校、家长、孩子三方加强交流十分重要,家长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要尽量抽出时间,到学校找任课老师和生活老师了解孩子的具体情况。周末回家的时候,也不要只顾着给孩子吃好穿好,要淡化家长的权威意识,听听孩子内心的快乐和烦恼。另外,家长提高自身素质也十分重要,如果周末把孩子接回家后还忙着打麻将和吃喝应酬,就很难在教育问题上让孩子真正信服。”

  四川师范大学实验外国语学校副校长肖华琴说:“实践证明,学校多组织活动把德育培养贯穿到孩子的日常生活中,是加强对住校生心理引导的有效办法。现在的孩子个性和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如果一味说教,反而会激发孩子的逆反心理。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