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点卡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马加爵犯罪能否归因贫穷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4月20日04:16 中国青年报

  本报记者 李丽萍

  本报北京4月19日电

  4月18日,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应中国政法大学学生会的邀请,和300多名大学生一起座谈如何看待马加爵杀人案。自从本报报道《不是因为贫穷》4月14日见
报后,已经有四五所大学邀请李玫瑾给大学生做专题讲座,包括《南方周末》在内的一些知名媒体也在继续采访李玫瑾。

  《不是因为贫穷》报道了李玫瑾在对马加爵案认真调查的基础上得出的结论。李认为,将“贫穷”归结为马加爵犯罪动因并不全面,也并非真实的问题起点,真正决定马加爵犯罪的心理问题,是他强烈、压抑的情绪特点,是他扭曲的人生观,还有“自我中心”的性格缺陷。

  而此前,多数媒体对马加爵案的报道和分析,偏重关注他的贫困背景,以及由此产生的心理问题。这样的“议程设置”在一定程度上也引起了一些贫困大学生的共鸣,一些同样从农村贫困家庭走出的大学生在网上和报刊杂志上发言表示,能够理解马加爵曾经有过的境遇和心情。比如,本报“青春热线”刊登的《一个农村女生的逆境独白》就曾被新浪网等门户网站和包括清华大学等高校的BBS转载。

  《不是因为贫穷》一文一见报,立即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本报“冰点”编辑室收到了大量读者来信来电,截至今天,仅新华网上的网友跟帖就已经有十几页。对于李玫瑾的研究结论,读者所持态度截然相反,有人表示支持、赞同,有人则明确反对。其焦点集中在,贫穷究竟是不是马加爵杀人的原因。

  贵阳市读者刘彻东在给本报的来信中表示“敬佩李玫瑾教授的求实精神,赞同她对马案的观点”。他认为,前一阵一些媒体在报道评说马案时,没有去挖掘、探求马加爵残忍作案的个性方面原因,过多在社会客观方面找原因。

  新华网友baiyygywxf在跟帖中说:“我很同意(李玫瑾)教授的话,贫穷不是理由。马加爵在大学里已经具备了养活自己的能力,什么是贫穷,就是没有法子让自己生存下去。”baiyygywxf还说,自己有和马加爵相似的生活经历,也一直比较注重自我,但幸运的是进大学半年后就找到了心理辅导老师,这位老师改变了他。

  来自210.21.122.的网友在跟帖中表示:“终于有学者出来说话了,这是好事。过去我们确实把贫困和杀人机械地联系在了一起,结果是导致我们社会中特别是大学生群体中严重的不信任乃至对立,我们的媒体要负责任。”

  但同时,也有不少读者对李玫瑾教授的研究结论表示质疑。比较集中的观点是,贫穷是导致个人性格缺陷的主要原因,贫穷让人自卑,让人活得没有尊严,让人性格压抑,而人犯错误乃至犯罪只是这种扭曲心理由量变到质变的瞬间暴发,罪恶的根源依然是贫穷。甚至有人认为,李玫瑾教授自身没有贫穷的经历,无法体会和理解贫困的感受。

  一个跟帖是这样表达的:“看到别人的生活和自己的亲身体验是截然不同的!你身上只带10元钱,穿着破烂的衣裳,走进大学校园,走在公共场合,你去试试!”

  针对这些质疑,李玫瑾的第一个回答是:“大家怎么就能断定我没有贫困的经历呢?我怎么就没有对贫困的感受呢?在这个问题上,我并不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李玫瑾说,马加爵是有贫困背景,但他的生活有基本保障,他自己还买了台二手电脑,而另3位同学正是没有电脑,才提前返校报名参加一个电脑学习班。换言之,他杀的3个人比他更贫穷!“马加爵如果真正有对贫困的感受,他就能够想到:一个贫困家庭供养出一位大学生是多么不易,就应该知道这3名同学是3个贫苦家庭的巨大希望。又怎么能够这样轻易地断送这种家庭出来的大学生的性命?所以,马加爵作案能归结为他对贫困的切肤之痛吗?”

  李玫瑾说,其实,自卑情结存在于许多人的心目中。如单亲家庭的孩子,残疾的孩子,学习失败的孩子等。但大学生中有些人由自卑到过分自尊,却是因为把“自我”看得太重。“他们只觉得自己可怜,却不知,那些没有他们的智力优势、甚至因为贫困没有机会上学、没有受过任何生活技能训练的农村同龄人,才是社会更弱的弱势群体。贫困的大学生毕竟已经靠自己的实力考上大学,在智力上已经进入人群中的上层。虽然目前物质上并不富有,但他们有知识、有智慧,以后完全可以利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

  李玫瑾认同,在大学里,甚至在社会中,贫困者的挫折感肯定比非贫困者大。但贫困只是人生种种挫折和磨难中的一种。“贫富差距是每个社会都存在的,尤其我国处于社会转型期。如果这点贫困背景就是杀人的理由,那么,我们将面临一个什么样的社会?”

  有网友对李玫瑾教授的研究做了理性的反驳。来自81.64.252.的网友说,“忽视了个体心理的社会条件,就是放弃了学者的社会批判责任。今天,如果以个体心理学的名义把马妖魔化,体现的实际上是一种社会学的无知。”

  李玫瑾很认可这位网友的提醒,认为学者应勇于对社会问题进行反省与批判。但李认为这种反省要实事求是,她不认为马加爵案是这方面的典型。“任何一个犯罪人都是社会影响的产物,结果将是,我们每个人也就都要做好‘成为有理由犯罪的受害者’的准备。对个案分析一定要慎重,一就一是,二就是二。”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