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 体育 娱乐 游戏 邮箱 搜索 短信 聊天 通行币 天气 答疑 交友 导航

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权威教育学者、专家研讨 “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系列之六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5月21日03:15 中国青年报

  本栏主持:李昂 冯桂英部分参会嘉宾简介

  朱小蔓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魏英敏 中国伦理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钱 逊 清华大学思想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导师

  李汉秋 全国政协委员、教授

  郭齐家 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王殿卿 北京青年政治学院教授、北京东方道德研究所名誉所长

  房 宁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陆士桢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院长,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

  詹万生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学校教育研究部主任、研究员

  刘惊铎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罗晓明 实业教育家、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培养具有民族精神血脉的现代中国人格研讨会”学术顾问委员会名单

  柳 斌 罗国杰 鲁 洁 朱小蔓 魏英敏 钱 逊 郭齐家 房 宁

  王殿卿 詹万生 李汉秋 陆士桢 罗晓明 刘惊铎 张 侃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安身立命说郭齐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启发人们的内心自觉,教人如何“做人”,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实现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强调的是人的生命不仅与天地相参,而且顶天立地,追求“同天人”、“合内外”,即殊相与共相的统一,主观与客观的统一,在这种“天人合一”之中得到一种最高的理智的幸福。中国传统文化提出了“做人”的道理,“做人”的要求,“做人”的方法,并让人从中得到“做人”的乐趣,教人“安身立命”。

  “安身”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系辞下》第五章,“安身立命”实际上讲的是人应如何安排自己的生命和在社会中实现生命的价值,它研究的是“生命的学问”,它探讨的是“人生的方向”,它触及的是人的生命中最深的层次———“心灵”和“心性”的根本问题,它揭示的是人类的真生命、真性情、真智慧。

  中国传统文化重视道德伦理与人文理性,其终极目的是培养民族精神,淳化代代人风,提高人的生命素质,达到一种真善美统一的心灵境界。不管我们现代的科学技术如何发达,不管我们从事的现代职业如何先进、精密,人性的培育,心灵境界的提扬,生命价值的实现,总是不可替代的。这对于全人类、各民族与个人自身来说,都是生命攸关的大问题。在新的世纪,我们不仅要在经济层面、物质层面,而且还要在精神领域、人的心性建设层面为世人瞩目。从长远的观点看,应当把人的心性建设放到一定的高度,对人的心性的关怀,才是最根本的关怀。理论与实践对话:人格本位教育与培养新世纪优秀人才②

  罗晓明(人格本位教育理论提出者、北京吉利大学执行校长、北京市民办教育协会副会长)

  二、人格本位教育是对大学理念的反思,回答新世纪教育“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问题。

  1、人格本位教育注重对非智力因素的开发,发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品质

  人格本位教育以它丰富的内涵作出极其凝练的表达,回答了新世纪培养“什么人”的问题,其目标是做人;其任务是教人做人;其要求是要人做有品格的人。人格的本质就是做人,做有品格的人,建筑在知识、智慧、能力之上,更强调内在的素质和品格。江泽民同志在2000年教育工作会议上讲话指出: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这不仅直接决定和影响学生当前乃至一生的发展轨迹,而且也影响科学文化素质的发展。这也正是人格本位教育的要领。一个面向21世纪的优秀人才,他所具备的思想政治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和艺术审美素质正是健全人格的有机统一体。人格本位教育的着眼点就定在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上,定在学生的全面发展上。人格本位教育强调必须将教育的视野从智力领域扩展到非智力领域,发现和开发蕴藏在学生身上的创造性品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合作的作风以及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特别是从传统的知识、专业、技能教育伸展到学生的精神世界,更多地关注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理想信念、行为规范、道德人格和思维方式的教育。

  人格本位教育的人才观、质量观、发展观,绝不以某一固定模式(求一律)来框定人才的发展;人格本位教育对人才培养模式有创造性的设计,根据个体的单一(个性发展)和群体的方向(综合素质提高)来规划人才发展的可能范型。比如专才的培养(专业化实用型)着眼于专业技能;比如通才的培养(知识的多元化复合型)着眼于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建设;再比如开放型人才,着眼于世界经济交流;还有既具备精深的专业技能,又具备宽广的知识面,即所谓工字型人才;人格本位教育对人才发展模式不断地进行充实、改造或打破重铸。

  2、强调实践,培养通识型、高质量新型人才

  人格本位教育倡导“通识”教育,但不是全盘否定专业教育,强调“通识”,是因为在科学迅速发展的时代,任何专业领域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孤立地发展,必然是在学科上的交叉和融合。专业之间的界线越来越不那么清晰了,由于专业课与技术课的发展息息相关,随着技术进步的加快,其教学内容陈旧化的速度也加快,过多地向学生讲授一些过时的专业课程并非明智之举。人格本位教育更强调实践,把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实践、生产实践推向“重位”,为学生拓开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提高其对变化多端的社会需求的适应能力,进一步激发他们的“科技创新”能力。

  人格本位教育强调培养高质量、“通识型”人才,从专业型教育向素质型教育转换,使人才培养更加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实现由专业教育向通识教育的转变,重视基础课教育,不仅仅把它作为满足专业教育所必须的基础课训练,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陶养健全人格,使之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创新,成为适应时代发展的新型人才,提高国民整体素质。

  3、推倡WTO型人才中国加入WTO不仅意味着以经济自由主义理想为内核的贸易自由化对中国经济体制的影响,更将对我国的民族精神领域产生巨大的冲撞,同时也使新世纪教育的发展面临前所未见的挑战。

  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教育在开发人力资源上穷其深度,竭尽功能,优化人的自由竞争的素质。因为WTO承载着有序而自由的国际经济交往,而任何一种经济交往实质上是一种以人的知识和智力为资本的文化交流。这种经济上的公平自由竞争就是对人的文化含量的测试,也是人的文化功夫的较量。人格本位教育是对人的创新智慧和创造能力的提炼,使参与竞争者能主宰生命的价值,以坚强的意志品格、丰富的激情能量投入这场大经济的搏击。人格本位教育所培养的WTO型人才要求在人文素养上,能够意识到自己同他人的依存关系,谋求共同发展;尊重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和各种文化的价值观念,平等、诚信地与处于不同文化中的人打交道;成为主动的学习者和研究者,还要具有良好的理智品质、自学能力、强烈的学习愿望和理性精神,能独立思考,追求高水准,具有优异的心理品质,积极的价值观,能从容应付变化与挫折,勇于承担责任,有良好的自我控制能力。

  同时,在知识结构上,视野宏阔,知识面宽广,以专业知识为基点,吸纳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诸多领域的知识并予以整合,使自身的知识结构既有很高的融合度,又有强烈的辐射性,从而达到融会贯通运用自如的高超境界。在技能修练上,一专多能,触类旁通,不仅要应对职业市场快速变化的需求,还要拥有求职谋生乃至开创新局面的能力,以一专多能为前提,有持续发展的动力。在思维方法上,具有发现和化解理论与现实的矛盾的能力,思维方法和思维品质达到高水准,思维加工缜密而独到。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处理上,使智力因素与情意品格相辅相成,智商与情商水乳交融。新文化与新德育论坛:焕发民族文化光彩刘惊铎(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

  在传统文化道德接受洗礼的关口,中国的年轻一代首先为多元文化的交互冲撞呐喊助威,继而对具有异样异质的外域文化充满了好奇心,争相感受、模仿。之后,曾出现了一阵沉默。当我们穿越表面的沉默,沉入到青年人中间去细心倾听、感受和对话的时候,发现当代的年轻人不再盲从、不再轻信,他们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观察和对照,力图用自己的阅历和智慧分辨世界上良莠并存的文化,又如大旱盼甘霖一样,张大嘴巴呼吸着中国大地上冉冉蒸腾着的时代气息,渴盼着新文化和新德育的精神滋养,以便重识自己的民族文化和道德,回到清新宜人充满生命活力的精神家园。

  那么,我们的传统文化在这次洗礼中是否可以化为“火中凤凰”呢?我们的新文化将以什么样的精神面貌出现呢?它能否满足青年一代的时代期盼与精神需求呢?中国的传统文化有许多优秀的因子,但也暴露出不少的缺陷,其价值取向亟需调整、优化。新文化应以承认和褒扬多样性生存方式与发展为价值追求。在日常生活领域不再苛责与自己不一样的生命样态,教育领域也要“不拘一格降人才”,让我们的祖国真正成为百花争艳的民族大花园,万木舒展、万鸟啁啾的美丽大森林。当新文化与新德育与时俱进,反映和引领当代青年人的现实生活与未来人生希冀的时候,为公众的生活梦想逐渐变成美好的现实生活图景保驾护航的时候,便会焕发出熠熠的光彩。

  中国文化的复兴和光彩的焕发,需要社会各界全方位的参与和创造,应有学术界和社会公众的交流对话,有经济学家、教育学家、社会学家、青年学子、企业家与大众的交往互动和开放对话,进行心灵和精神的深层碰撞与激荡。新文化与新德育在我们眼前出现的新景象是:其思想观点中饱含着对广大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的哲学思考,而大众用行动书写的感人故事则是新思想、新文化的无尽营养和原料,以此青年一代成为新文化的承载者、创造者和享用者。

  青年不仅需要和欢呼这样的新文化和新德育,并要以满腔的热情积极投身到这一火热的创造过程之中,有所观察,有所感受,有所发现,有所创造,这也正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注:“教育热点话题”到目前为止已发表16期,如读者查阅前15期内容,请阅2004年3月23、24、25、26、29、31日,4月5、12、13、14日,5月14、17、18、19、20日《中国青年报》五版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陈水扁“5-20就职”
飞人乔丹2004中国行
乌鲁木齐发生坠机事件
美英军队虐待伊俘虏
伊临管会主席遭袭身亡
深交所中小企业板块
莎拉-布莱曼演唱会
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
首届中超联赛 汤尤杯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