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战“一考定终身” 清华大学选“秀”变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17日13:46 新华网 | |
主持人:本报记者陈瑜 嘉宾:葛大汇(华东师大教育管理系评价与测量室主任) 新闻背景:“清华大学策动考试革命”,新闻的标语透着一股冲劲,但清华的实际做法并不大张旗鼓。6月1日高考前夕,清华大学招生办公室向国内部分重点中学发出关于自愿 主持人:高考的大幕已经落下,现在,700多万考生的命运将被悬在一条条分数线上。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清华大学这套选才模式到底新在哪里? 葛大汇:如果单从测量学角度来看,这种手段已有历史可鉴。世界范围内,不管是登记入学制的国家,还是招生考试制的国家,或是两种模式兼而有之的国家,就入学方式而言,不外乎这么几种:举行统一考试、要求提供高中会考成绩证明、参考高中时期的学习成绩档案、中学校长或有影响的教师的推荐、学生性向量表。一些重点、名牌、顶级的大学特别注重对入学者做性向测验,以此来了解学生到底在数学、推理、语言、交际、形象、艺术哪些领域更具有发展潜能,是不是符合学校的招收要求。 清华大学此举的新意在于它采用了从“电子政务”、“电子校务”演化而来的我称之为“电子考务”的方式,借助网络平台,通过定量和定性的测试,采集学生的过程信息,来了解学生成长发育的轨迹。更难得的是,他们不是被动等待,而是主动出击,在三年之中对有志于报考清华大学的考生建立长期的过程监测,跟踪调查。清华大学通过这种选才手段,可以在自主招生过程中体现自己的价值标准,反映自己秉承的独特的人才观。 主持人:是否可以这样理解,清华大学启用“过程性学生评价系统”,最现实的意义,是在“一考定终身”的坚冰上,打开了一道缺口? 葛大汇:的确是这样。长久以来,教育界关于谁是主考者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建国以来,教育部是当仁不让的主考官,划定分数线,规定招生计划数,而各高校没有招生自主权。上世纪80年代初,苏步青等名校校长就有意见,大学招生一门心思关注高一分、低一分的问题,一个大学看中一个特长生,连收进来的权利都没有。在计划经济过于集权的模式下,自主招生的口子始终没有开,直到今天,这一块的改造仍旧非常缓慢,一次考试分数仍为判定学生入学的唯一标准。 企图把学生的能力水平绝对量化,以几分或零点几分来评价学生,是不科学的,没有考虑到人是一个多样性的整体。有一种观点认为,对学生的评价只能给出一个频谱的宽度、一个统计分布,而不是给出具体的频率(分数)。而我们现在,就是用一张试卷,将那些没有符合“验收”标准却具有特殊才能的学生,甚至也有很扎实的学业积累的学生,硬生生地拦在高校门外。 一次高考怎抵得过高中三年六个学期的综合测量?这个庞大而细腻的工程过去做不到,或成本过高,现在借助计算机网络的“电子考务”就可以做到。这就是清华大学过程性评价系统的价值所在!清华在学生学习的相当一段过程中,科学地收集每个学生的样本数据,作为择优录取的补充信息,这些客观依据有力地杜绝了别人对公平问题的质疑,同时扩大了学校招生自主权。如果这种行为继续推广的话,将会对高校招生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从很大程度上来讲,高考的一次性权威会越来越弱。还有一点值得一提,清华大学类似的做法会促动各高校对未来潜在学生的提前竞争,持续竞争,摆脱一直以来拘泥于“最终一个分数”的应试竞争,这对于“一考定终身”也是一种扭转。 主持人:假设正如您所言,今后各大高校纷纷推出各式的过程性评价系统来选拔学生的话,那对学生来说,应对这些检测是不是又会成为另一种高成本的负累? 葛大汇:眼下,学生三年的学习成本集中用于一考,这其中存在极大的风险,其负累有谁计算过?这是最大的以人的生命、光阴为赌注的高成本,人的精神的成本是最大的成本,今日所谓“以人为本”的说法不要空喊。而过程性评价系统无疑可以分解这种风险,并且让学生从应试题海中抽身,来接受更有意思、更有价值、更加全面的挑战。当然,无形的电子考务,包括更广义的电子信息传媒与交际的“战争”,充斥着各种信息、刺激、诱惑、混沌和焦虑,的确会对学生有所干扰,就像福柯所言,电子信息交换会给人类带来负面效应,会对人的自然性产生破坏。这是一个前瞻性的问题,也是关注人性的问题,我们有机会再开一个话题来谈。总之,一系列的新问题需要教育界进一步深思和破解。 但不管怎么说,清华大学选“秀”变法的指向是打破一考定终身,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值得肯定。(来源:解放日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