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告别圣玛利亚女校 百年贵族女校从此读书声不再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6月23日17:33 外滩画报

  “老上海女子贵族学校”系列———圣玛利亚女校

  外滩记者小秋(实习)/报道

  当年的圣玛利亚女校是一所女子贵族教会学校,旧上海滩的很多名媛淑女,包括红极一时的影星都出自这所学校·圣玛利亚女校不久后将改建,改建后,将保留建国前造的教
室、8号楼宿舍和钟楼,四周将竖起写字楼、大卖场和高层住宅

  中山公园西南侧,长宁路1187号。半个多世纪以前,这里曾经是上海著名的女子教会中学———圣玛利亚女校(St.Mary’sHall)。当年这是一所女子贵族教会学校,旧上海滩的很多名媛淑女,包括红极一时的影星都出自这所学校,如张爱玲、俞庆棠等。

  现在,这里是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

  据记者了解,这片延续了百年的校区在不久的将来将彻底改变它的身份。圣玛利亚女校这片土地将入主一家房地产公司,改建方案保留建国前建立的教室、8号楼宿舍和钟楼,四周将竖起写字楼、大卖场和高层住宅。百年女校从此将不再有风声、雨声、读书声。

  张爱玲的圣玛利亚

  几经改建的圣玛利亚女校,仍然尚为完整地保留了当年的建校初期的大致风格。正对着学校大门的第一教室已经是教师办公楼,几经粉刷后的墙壁失去了原有的色彩,门柱和窗沿那些攀花的浮雕也在重修时剥落。尽管如此,这座修建于上个世纪三十年代初具有西方折衷主义的典型“中国式”小楼,仍然如同一个威严的老人稳健地屹立在校园的入口,见证着一个世纪来的历史变迁。

  在老校工的指引下,绕过第一教学楼,校园的全景在眼底豁然开朗。

  “你看看这操场四周的走廊,它们曾经是环绕一圈的整体。过去在这里读书的女孩子们,即使是下雨天,不用撑伞也可以穿梭整个校园。”老校工手指操场四周断续环绕的走廊介绍道。

  这恐怕是上海最浪漫的女校景观了,试想细雨纷飞的时节,隔着雨幕看对面走廊里豆蔻年华的女子踩着半高跟的皮鞋轻盈地从走道里走过,任凭雨水潮湿了空气,却丝毫不影响女孩子们阳光灿烂的心情。

  沿着走廊走下去,一座三层的小钟楼出现在眼前。这座原本是两层的小钟楼,经过几次翻修改建已经被加到了三层。钟楼的第一层是一间大的礼堂,供学生们礼拜祷告及聚集开会之用。顺着礼堂门口旁的旋转楼梯而上,是一个尖顶的小钟楼。曾经在这里响起的一阵阵清脆响亮的钟声,伴随了女中学生们一年又一年。

  钟楼正对着的,是女孩子日常起居的地方。在这曾经被称之为上海最豪华的女学生公寓的宿舍里,仍然居住着东华大学的女学生。70年前,在这素来以对生活习惯要求严格的教会女校里,张爱玲恐怕是最另类的一个。中学时代的她从来不知修饰,卧室也是最零乱的一间。她的中学老师汪宏声先生每每提起她,还是忍不住要说起往事:“当时圣校的学生卧室里都有一口放鞋子的柜,不穿的鞋子禁止放在床底下,必须放在柜里。舍监先生检查卧室时发现有不放在鞋柜里的鞋子,便拿来放在卧室门前的走廊里示众。学生见了往往引以为耻。爱玲的旧皮鞋,通常是没有高跟的,常常被展览。可是她毫不在乎,至多说一声:‘啊哟!我忘了放在柜里啦!’。”

  虽然在生活上不拘小节,但并没有阻碍张爱玲的文气在全校的传播。《霸王别姬》的诞生,使得生活里沉默不语的她在《国光》、《凤藻》这样的校刊里成为了常常露面的名人。诗社、文学社、美术社、歌咏团、戏剧社,实行新式教育的圣玛利亚女中从来就不限制学生们在个人兴趣和专长上的发展。因而,穿着时髦、打扮入时的圣玛利亚女中的学生们不仅谙知礼节、通晓英文,在文学和艺术上的修养也是比其他女校学生更胜一筹的。她们往往成为上海上流社会淑女里的典范,更是富家公子和青年俊杰们竞相追逐的目标。

  圣玛利亚女中有个传统,每一年的毕业生都会在钟楼前的草坪上拍毕业集体照。如今,黑白相片上的笑脸依然清晰可见,钟楼前的女子们却早已物是人非,惟有钟楼墙侧牵满的爬山虎还在。

  从女子贵族学校到东华大学

  1851年,美国基督教圣公会琼斯女士在上海虹口礼拜堂后设立一座女校,命名为文纪。刚开始,文纪只有8名学生,上午学浅易的《圣经》和《四书》,其余时间学习纺织、缝纫、烹调、园艺等。10年后,另一名传教士———

  美国基督教圣公会格兰德女士,为纪念故世的丈夫俾文先生在上海又设立一座女校,并以其夫“俾文”名之。这里的女学生们除了学习圣经、国文、算术以外,还学习缝纫、刺绣。

  1881年6月,美国圣公会施主教将文纪、俾文两校合并,成立了圣玛利亚女校。新校舍建在梵王渡圣约翰书院后面,整个校园的建筑呈古希腊风格。此时的圣约翰书院和圣玛利亚女校仅一墙之隔,然而除了星期日在教堂分座“做礼拜”之外,男女学生从不允许交谈。学校开始时招生40余人,以后每年陆续增加。1885年女校附设育婴堂,黄素娥兼管其事。1900年,学校举行第一次毕业典礼,仅有一名学生朱静贞毕业。1908年添设师范科、图书馆。此后圣玛利亚女校有较大发展,正式成立英文部、中文部和音乐部,学制定为8年。

  1923年,圣玛利亚女校迁入白利南路(今长宁路)新校舍,并改名圣玛利亚女子中学,招生对象多为中上等家庭的女子。到1929年为止,学校共计有八年制毕业生100人,师范毕业生17人,初中毕业生137人,高中毕业生145人,中文特级毕业生63人。

  这时的圣玛利亚女校,已经成为一所贵族女子学校,学校完全按照美国式方法教育:除必修课外,还有宗教活动,家政训练和音乐舞蹈表演等选修课,传授西方上层社会的礼仪、社交知识。它一年学费一般学生是84元,相当于普通工人10个月的工资;专学西文的一年学费是168元,其他伙食、杂费尚且不包括在内。这样高的费用,普通人家显然是难以支持的。自此,圣玛利亚女中开始成为继中西女中后的上海第二所贵族教会女校。

  解放后,1952年7月上海市教育局接管了圣玛利亚女中和中西女中,并把两校合并成为上海市第三女子中学。而原圣玛利亚女中的校址上则建立起了一所新的大专院校———上海纺织高等专科学校。1999年8月,该校被并入东华大学,成为东华大学纺织学院长宁分校区,共占地面积64000平方米,一直至今。

  


评论】【推荐】【 】【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小浪底库区游船沉没
韦尔奇对话中国企业家
大学生卷入非法传销
美国将移交萨达姆
2004世界难民日:回家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京华时报摄影专栏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发表评论:  匿名发表  新浪会员代号:   密码: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