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高校学生校外租房现状 教育部:原则上不允许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3日13:04 云南日报 | |
云南日报网 据新华社报道,教育部于近日发出通知,原则上不允许大学生自行在校外租房居住。对已租房的学生应要求其搬回校内宿舍;对坚持在校外租房的学生要逐一登记备案,建立报告和承诺制度,校方要得到其本人及家长的签字承诺。昨天,记者走访了我省高校学生租房比较集中的几个片区以及部分学校,发现各大高校已经加强了学生住宿管理和调整。大学生 学生:已是成年人,学校无权约束 “我们已经是成年人了,为什么不能在外租房,学校有权力这样约束我们吗?”有学生认为,在外租房相对自由,环境也比较清静,对生活和学习都有好处,但如果学校实行强制措施,就是侵害了他们的权利。一名接受采访的大三女生说,她已在外租了房子并签了一年的合同,若中途退房将损失几百元的押金。 小李今年刚从云南民族大学毕业并考取了本校的研究生,从大三开始,他就以每个月110元的价格在校外租了一间很小的出租房。“在外住宿让我自己有了一个安静的学习空间。”他说,以前住在宿舍里,8个人一起太乱了,有时候舍友很晚了还在打扑克。“我有个舍友喜欢摇滚乐,每天早上6点多钟就起来弹电吉他,吵得我一天都休息不好。”小李说,为了更好地复习考研,他经过父母和学校的同意就搬出了学校。“为了考研啊!”当记者在大学校园里问到这个问题时,几乎一半以上的学生都这样说。据了解,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外出租房是为了更好地学习,但也有不少人是为了方便谈恋爱、打游戏、喝酒等。 云南大学一位大三的学生告诉记者,他因为性格比较内向,在宿舍里和同学一直相处不好,就搬出了宿舍。采访中,有同学表示,学校为他们提供的住宿条件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所以,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他们更愿意选择出外去住。 一些持相反意见的学生则认为:“学生应该听从学校的管理规定。”有学生还指出,很多学生外出租住后,很少能有坚持学习的,“在外面住很容易放纵自己。” 学校:在外租房弊大于利 莲花池正街是昆明几所高校的聚集地,这里的大部分租房户都是学生。在这条街上一栋4层楼的出租房里,记者发现,这栋住了15个出租户的楼里,就有8个是在校大学生。整条街上,几乎没有空房,不管房间有多大,都以或多或少的价格出租给了学生,价格高的几百元,低的不到一百元。 “学生在外住是非常难管理的,而且极不安全。”一位高校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非典”开始后,他们就对在外租房住的学生进行了登记。在登记过程里,学校发现,在外住宿存在很多问题,包括有的学生自己私自外住而没有征得学校、家长的同意;有的学生在外住之后就和班级同学之间失去联系,甚至逃课;还有,因为这些学生住的地方人员混杂,存在许多安全隐患等等。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目前,部分高校都已经通过各种方式来解决学生住宿问题,以此来避免学生在外住宿。而对坚持在外住宿的学生,学校也要求必须有家长、班主任、学校相关管理处的签名,并签定安全责任书。 有老师说:“学生在学校住宿,不仅有利于学校的管理,还能培养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立能力和学生间情感的交流,使学生集中精力完成学业。” 对于大学生外出租房这一现象,有关人士认为:大学生基本上都是18岁以上,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也可以承担法律责任,按理说学校无权约束。但学校的制度是为了学生安全和便于日常管理而制定的,也没有错。如果学生坚持要在外租房,学校也不应强制阻拦,学生也可以不通过父母填写校外租房申请。 有关人士强调,这不光是学校和学生的事情,欲在外租房的学生应该到当地公安机关登记备案,这样更方便管理。 本报记者 赵梅圭 实习生 李荣(春城晚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