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家长自组“编外”机构要补学校教育的缺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05日03:32 新华网

  在学校里,他们要么太乖,要么太淘,要么太蔫,可在这里活动一段时间后,他们的性格或多或少都发生了变化:有主见了,学会合作了,敢负责了———

  这个暑假,楠楠要这样度过:星期一、三、五上午学英语,星期二、四下午学电子琴,星期二、六上午学舞蹈,星期一下午还要学数学。而她的同学浩浩则把自己的暑期交给了“家庭农场”———两星期的夏令营再加几次周末主题活动。

  假期里,离开幼儿园和学校的孩子,涌入社会上的其他教育机构,毫不新鲜。可浩浩去的“农场”却没有奥数、没有英语、没有钢琴、不教美术,他可以自由自在地“疯”玩。

  不同于公办学校幼儿园,也不同于那些以促进应试为目标的民办学校,这些让孩子“疯”玩儿的机构的组织者大多是孩子的家长,他们称自己是“编外”教育机构,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非智力因素。

  无论是刚刚组建的“家庭农场”,还是成立更早些的“小蚂蚁”、“小叶子”,以及级别更高、由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培训中心直接管理的“星星河”,都有“编外”的特征。

  被逼出来的“编外”教育机构

  “我办‘家庭农场’完全是被逼出来的。”程志佳告诉记者。

  最初那些编外教育机构的创办人们也与普通的家长一样,把孩子送入正规的学校、幼儿园。但是,一段时间以后,孩子们出现了一些让他们担心的变化。

  以程志佳为例,两岁半的女儿最怕去幼儿园,只要在幼儿园见到家长模样的人,就哭着求人送她回家,后来她夜里开始做恶梦,还经常学着大人的口吻训斥妹妹。

  程志佳感觉其中有问题,找到幼儿园,老师却说没什么办法。他只得请教在美国学习儿童教育的朋友,朋友只给他提了一个建议:退园。女儿很快恢复了常态。

  这件事让程志佳认识到,必须把孩子送到能充分认识孩子各方面发展规律的教育机构。但环顾四周,他没找到。无奈,程志佳下决心要办这样一所学校,从幼儿园到中学,甚至到大学,能让孩子在这里全面、平衡、快乐地成长。

  今年初,这个计划终于实现了第一步———“家庭农场”开始运行,孩子家长都反映良好,不少孩子已经吵着每周末都要到这里来。回想艰难的创办过程,程志佳无奈地说:“如果不是看到有那么多和女儿一样大的孩子都在受折磨,我肯定不会想到做这件事,这个‘农场’完全是被逼出来的。”(责任编辑:姚润萍)

  /图片:········· 发表评论: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中法文化年精彩纷呈
2003年审计报告
马兰-白兰度病逝
盖茨第9次访华
惠特尼休斯顿北京个唱
我国禁产焦油超标香烟
凤凰卫视中华小姐大赛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不良信息举报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