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清时:大学圈地有违高等教育发展规律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7月21日12:31 云南日报 | |
云南日报网 新华社合肥7月20日电(记者代群)同几年前各地大建开发区的现象如出一辙,如今大学城的建设风起云涌。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已建和在建的大学城有50多个,争先恐后做“大”文章。针对这种现象,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院士朱清时日前呼吁:“高校发展既不能盲目膨胀,也不能千篇一律,关键在于内涵的优化,办出个性特色,才能共同营造出良性 一流大学的办学行为对高等教育具有示范和引导作用,因此朱清时认为,既要遵循共同的办学规律和原则,又要具有多样性,根据自身定位,各辟蹊径。但是,现在高等教育界有一种贪大求全的不好风气,理工科大学要办文科,文科大学又要办理科,似乎只有办成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大学,才能成为一流大学。内涵扩充了,外延就要随之扩大,招收的学生越来越多,原先的校园不堪重负,于是圈地建大学城,动辄几千亩地,似乎数量和规模的迅猛发展,就是一流。这是对一流大学的误解。 “大学者,非大楼也,大师之谓也。”朱校长早年曾在英国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工作过,他说,那里高层建筑也有,可更多的是陈旧的低层房子,但这并不妨碍它们作为世界顶尖的一流大学的声誉。牛津和剑桥并不是缺资金,而是把绝大部分钱花在提高教师和员工的素质和待遇上了,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朱清时举例说,美国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近年来发展很快,学校的大动作,不是征地盖大楼,而是全球范围内聘请大师。它的校长是华裔科学家杨祖佑先生,有一次,他们看中了日本一位搞发光二极管的著名科学家,这位科学家的工作使光能转换达到80%-90%,市场前景十分看好,但他有点想去欧美发展。杨校长亲自出马做他的工作,这位教授提出实验室整体搬迁和购买200万美元设备的要求,杨校长想方设法最终满足了他的条件。这位教授来到圣巴巴拉后,国际上的发光二极管研究的中心就转移到这里,高水平的师资和学生也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 “国际一流大学大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吸引一流人才,尤其是顶尖的一流人才上,学校的层次和实力自然就能快速提升。”朱校长感慨地说,令人困惑的是,近年来国家勒紧裤腰带加大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力度,可一些学校钱多了,就忙着去圈地、盖大楼,或者新办自身空白的专业,一个劲地往大而全的路子上走,这其实等于把大量的钱投入到自己的弱项上,重复建设了可能别的高校已经比较成熟的专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