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工荒”背后: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的错位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04日14:05 浙江在线 | |
如今,“十几万年薪聘请不到一个钳工”这样的新闻在报纸上已屡见不鲜,技工荒似乎成了这些年来企业的一个共同困境。整个制造行业对技术工人越来越“求贤若渴”,而这个现象不仅仅局限于某一个行业。 据杭州市服装协会统计,杭州现在拥有的服装企业2000家,而服装业的技师却不到100位,也就是说,平均每20家服装企业才拥有一位服装技师。随着经济的发展,这样的情况势 杭州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日前对杭州市区(含萧山、余杭区)796户企业,27675名职工工资水平情况进行了调查,公布了304个工种、35个行业、11种类型企业、11个专业技术等级不同学历的工资指导价位。 工资指导价位显示,大学本科生进入企业,中等收入约23687元一年,而技师处于中等价位的年薪也在22811元左右。如果做到高级技师,最高年薪收入达到了155079元,本科学历者的高位年薪也只有91835元。 在职技师的薪资待遇与大学毕业生基本持平,甚至要超过大学毕业生,这也是因为如今的企业对于相关岗位的技师求贤若渴。而在人才市场中,这方面中意的人才又难以觅到。现在,不仅仅是那些已经有工作经验且技术业务水平精湛的高级技师难找,连一般的技师工作岗位也是人才难求。 企业互挖技工已成普遍现象 富阳是浙江省机械制造业较为发达的地区,而初级技工的严重缺乏成了这个行业发展面临的最大瓶颈。富阳新登机床厂厂长薛海平也常为招不到初级技工而烦恼。 他告诉记者,每一年他们厂都要招收十多名学徒工,来应聘的大多是一些初、高中毕业而找不到工作的年轻人。虽然他们一切都要从头学起,但企业在学校和社会上无法招到熟练技工的情况下,只好自己花成本培养技术工人。 培养一个技工最短也要半年的时间,他们才能上岗独立操作。机床操作又不同于其他的工作,难度大,精度高。一批学徒工带出来,能留下来的还是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需求。而最让企业领导郁闷的是,厂里辛辛苦苦培养了技工,却常被别的工厂“挖”走。 杭州海德里公司在去年招收了四十多名工人,一年之后,有一大半又都被别的公司出高薪挖走了。技工的缺乏,让这些机械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转移到对初级技工之间的争夺。为此,新登机床厂特别要求招聘入厂的工人要跟工厂签定5年的劳动合同,以此来预防这些工人学会技术之后被别的企业挖走。 服装行业对制版师的需求也出现了一种白热化的状态。据业内人士介绍,浙江众多服装企业在发出招聘制版人员的启事后,经常是十天八天没有一个人来应聘。温州创新服务中心的负责人林冬欧告诉记者,对于好的制版师公司是不会嫌多的,就怕招不到好的。 培养一个能为企业所用的制版师,不是一种短期行为,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对中小企业来说,更倾向于招收有工作经验能尽快为企业所用的制版师。大型企业对所招的制版师进行培训,也是出于自身的考虑,在培养企业所需人员的同时,主要是为了能有稳定的制版人员,保证公司正常的生产运作。所以,这批人流动的可能性也很小。 学校:心有余而力不足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技工荒现象呢?众多的技校又都培养了什么样的技术人才?学校培养的技术人才为什么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类似模具制造这样的行业,整个市场上并不缺本科生、研究生等高层次的人才,而是紧缺具备专业技能的初、中级技术人员,而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却并非易事,近几年来这个专业的学生,就业形势都非常好。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模具制造技术专业去年招生100人,今年招生160多人,而且报考的学生远远超过了这个数字。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丁副教授告诉记者,机械制造技术人员紧缺主要是由于专业院校比较少,没有合适的机构可以培养。整个浙江省高职院校中,开设模具制造专业的不过三四所。 一方面,该行业操作性强,技术含量高,特别是数控模具专业,所以对师资队伍的要求也相对比较高;另一方面,由于专业的硬件设施投入大,而高职院校普遍存在着资金不足的情况,所以在设备上无法跟上实际教学的需要,限制了招生人数的增加,比起一些热门的计算机专业、营销专业,制造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系的实训场所虽在设备的种类上比较齐全,但由于投入成本大,在数量上无法达到一定的规模,因此,相关专业供求两旺,学校招收和培养学生的规模却始终没有很大的变化,而类似其他制造专业的技术学校在培养学生方面,也存在着这样的问题。 学生:太苦太累太枯燥,不愿干技术 虽然技师的人才非常紧缺,技师也成为众多企业争抢的对象,但是多数企业还是不愿意招收刚刚毕业的科班学生。早期的制版师通常是从车工开始做起,在达到熟练工的程度后才向制版师方向发展,对服装设计生产的整个过程都能有全面了解和协调的能力。 相比之下,现在的制版师大多是科班出身,主攻制版专业,对其他相关工序了解很少。对刚毕业的学生来说,还欠缺上手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而另一方面,现在技师的薪资待遇不比大学生差,刚毕业的技校学生月薪收入在1000元左右;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单位将技术考核水平和工龄相结合,制版师的月收入在2000—5000元不等,高的可以达到七八千甚至上万一个月。但是即使是科班出身的学生,毕业后也不愿意从事这样的工作。 浙江理工大学国际服装学院实验中心主任屠晔告诉记者:“今年服装设计工程专业60人的就业率是100%,但是从事制版师工作的只有20人,其他的人都从事了服装销售和管理等工作。如今,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就业时对待遇和工作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小城市、小型私人企业都不被他们看好。” 富阳新登机床厂的薛海平厂长告诉记者,现在的年轻人对自己的形象很注重,而进行机床操作的工人却是满身的油渍,身上永远有着一股铁锈的味道,可以这么说,机床厂的工人是不能穿好衣服的,即使是大暑天也只能穿着厚实的工作服工作。年轻人很难容忍自己脏兮兮的样子,怕被人说成民工。他们厂里曾经招收到的学徒工,就有两人放弃了这个职业,而去商场站柜台。所以很多人宁愿拿很少的钱去做看起来相对光鲜的职业,也不愿意做机床厂的技术工人。 劳动部门:加快高技能人才培训已迫在眉睫 目前,高技能人才数量在我省非常缺乏,据统计,2003年以来,全省城镇从业人员730万人,乡镇企业从业人员1082.78万人,合计1812.78万人,按国家原定的技术工人占50%的口径,全省技术工人总量应为906.39万人。从历年组织开展对技术工人考核鉴定情况看,截至2003年底,经培训考核鉴定后获取工人技术等级证书或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的人数为298.13万人次,仅占全部技术工人总数的33%,高级工以上56.63万人。 因此,加强和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已经迫在眉睫,浙江省于2004年1月16日下发了《关于大力实施人才强省战略的决定》,把高级技能人才培养列为人才队伍建设的重点之一。 浙江省劳动与社会保障厅培训处副处长吴钧告诉记者,国家有“三年五十万”新技师的培养计划,浙江省委省政府也制订了一个“三年三万技师”的目标,到2010年高技能人才的数量争取要达到150万。 吴钧认为,目前技术工人队伍存在着建设滞后,总量不足,结构失衡,青年技术工人素质偏低,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严重短缺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 一、现有高级技工多数年龄偏大,很多都是已经退休的技工,青年技工尚未成熟,不少企业面临技师、高级技术工断档断层的现象,年轻技工很少能胜任高级技术工的工作。 二、整个社会对技工还不够重视,“优秀技术工人也是人才”的观念没有真正确立,鄙视技术工作,不愿当工人的陈旧观念在社会上还有较大影响。 三、政策措施跟不上,技术工人的工资待遇和技能水平脱节,没有真正形成培养快、使用好、待遇高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机制。 四、高校专业的设置没有跟社会的需求以及市场的发展相衔接。现在很多高等院校设置的专业都是为了迎合考生的心理,哪些热门就设置哪些专业,哪些专业少有人读就干脆不设置。于是,教育跟就业相脱节的现象比较严重,从而导致了大学生毕业后找工作难,而高级技校的毕业生就业率却达到100%,普通技工学校毕业生就业率在97%以上的现象。 就这些问题,吴钧认为,国家以及省市各部门都应该尽快出台相关的法律政策,来确保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如政府可以会同各部门加强对技术工人培训,推动实施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切实提高高技能人才的待遇;具备培训条件的大型企业抓好自身职工队伍建设等。来源:今日早报 作者:文/实习生 薛莹 韩冰 见习记者 贺一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