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透视5%高校自主招生:能带来100%的公平吗?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0日09:58 新华网

  新华网北京8月10日电(“新华视点”记者吕诺、邬焕庆)从2003年开始,一个新名词逐渐汇进我国高考制度的实践中——自主招生,这个曾被无数教育界人士呼吁了多年的制度,终于打破坚冰浮出水面。

  从2003年22所大学到今年的28所大学,自主招生在又一轮高考招生结束后经历了两年范围不大却影响广泛的摸索和实验。5%,这个自主招生的比例数字也越来越为人们所熟知。

  那么,5%到底给我们传统的高考招生制度带来了什么冲击?5%的背后又蕴含了多少学校和家长的欣喜和烦忧?

  5%自主招生,高校“独立”的实验田

  近些年来,教育界一直有给高校“松绑”的呼声,而这其中频率最高的就是允许高校自主招生。

  事实上,高校自主招生是世界各国通行的做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高校自主招生逐渐排上了议事日程。

  2003年,教育部批准了第一批22所高校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但明确规定各校自主招生人数不得超过试点学校年度本科招生计划总数的5%,由试点学校及有关省级招办单独公布,报教育部备案。在第一批学校中,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人们心目中的“名校”榜上有名。今年,教育部又增加了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等6所高校,并决定艺术特长生、体育特长生不再纳入自主选拔录取范围。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强调,开展自主选拔录取改革试点工作,是扩大高校自主权、深化高校招生录取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也是对选拔优秀创新人才的新探索。

  更有一些教育专家指出:5%,是我国高校走出计划模式趋向独立办学的实验田,意义非常重大。随着我国教育制度改革的深入,各高校自主招生的比例会越来越大、最终可能实现完全的自主招生。高校只有自主招生,才能形成有自己独特风格的校园文化。

  已经连续两年试行自主选拔录取的北京师范大学校长钟秉林说:“自主选拔录取扩大了高校的招生自主权。它将高中推荐、大学测试和高考检验相结合,避免了一考定终身,有利于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5%,确实给学校带来了想要的人才吗?

  在教育部的改革方案中,5%的目的是很明确的,就是给试点的高校提供自主选择自己所需人才的空间和舞台,只要校方经过了一定的程序,一些可能通过正常高考进不了自己学校门槛的“偏才”“怪才”尽可收入“囊中”。

  为了避免失控,教育部严格规定了自主招生的程序,其中最着重的要求是公开、透明,如:各校必须制订自主选拔录取方案,并纳入本校招生章程,向社会公布;试点学校确定的入选考生名单,要报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备案,并向社会公布;生源所在省级招办和试点学校,须及时将自主选拔录取的已录考生名单向社会公布等。

  那么,经过两年的实践,这5%确实如人们所愿给学校带来了想要的人才了吗?

  据悉,北京大学今年自主招生,共有5452人申请,经过专家教授筛选出350人,经过笔试、面试,最终177人幸运入选。

  但即便是如此千挑万选,也很难说就招到了真正的人才。据来自一些试点高校招生办公室的信息,自主选拔录取一定程度上变成了“降低20分录取”,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一些考生参加自主选拔考试,目的是为高考上“双保险”,而录取的学生中,大多数是参加统一招生考试也能考取的,所谓“偏才”实际上并不多。

  一位报考了今年北京大学自主招生的学生家长坦言:“我的孩子成绩非常好,如果发挥正常,考取北京大学没有问题。让她参加自主选拔录取考试只是为了高考更有把握,万一发挥失常,也可以降分录取。”

  武汉大学校长刘经南说:“武大今年第一次参加自主选拔录取试点,但由于没有合适的人才,5%的比例没有达到,招收的学生只约占招生总数的3%左右。”(责任编辑:陈静)

  /图片:········· :


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亚洲杯精彩视频集锦
球迷关注亚洲杯决赛
雅典奥运FLASH演示
赵薇邹雪纠纷
广州新白云机场图片集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健康玩家健康游戏征文
话题-上海与城市榜样
可爱淘《狼的诱惑》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