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论坛:学者痛斥博士教育大跃进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8月17日19:16 外滩画报 | |
日前,北京理工大学教授杨东平主持了一个教育论坛。上海学者许纪霖即席发言,对博士大跃进提出尖锐质疑,引起一片掌声。学者丁东表示:“他的看法,我也有同感。” 丁东说,二十年前,博士生导师的含金量在中国大陆是很高的。连一些一流学者,都不敢申请博士点。 到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博士点和博士生的含金量便开始下降。博士生越招越多,考生的整体质量自然与八十年代前期不可同日而语。更麻烦的是官员们也看上了博士、硕士头衔的好处,于是纷纷挤进来攻读在职博士、硕士,他们入学考试和普通考生就不是公平竞争。有人入了校,不上课,有些省级领导干部甚至让导师坐飞机专程到他的官府上门面授,还有官员的毕业论文是秘书捉刀代笔。 丁东说:“经济过热可以搞宏观调控。我看,博士教育过热,也应当宏观调控了。” 制造金融黑洞的机制并未消失 中国加入WTO后的五年过渡期很快就要步入尾声,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吴敬琏此时发表文章,提醒国人警惕金融危机的阴影。他说,到2003年末,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报告的不良贷款率虽然有所下降,但依然达到20.36%。更为严重的问题是制造这种金融黑洞的机制并未消失。 2003年下半年,已经有不少的学者指出过,中国经济的低效率增长之所以能够维持,得益于在高储蓄率条件下的国有商业银行垄断和外汇管制。一旦这两个条件不再具备,金融体系的各种漏洞和由此产生的资金黑洞就会显露无遗。因此,在2006年中国向外资银行完全开放人民币业务和2012年中国人口老龄化到来之前,必须抓紧建立适合于现代市场经济的金融体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