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城市大学校长:促进中华文化振兴与发展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05日16:23 新华网 | |
新华网北京9月5日电(记者张玫)“中国人要制造更多以汉字为‘引擎’的车辆,行驶在日益宽广的信息高速公路上。这样才能更好地宏扬中华文化,为世界文化发展作出更多贡献。”香港城市大学校长张信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说。 2004年文化高峰论坛5日在此间闭幕,论坛旨在探讨全球化背景下的中华文化,倡导文化的多元性,以及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对世界和谐发展的贡献。近70名海内外文化界、学术 “这次研讨会上,一些发言认为中华文明必须保持古老的传统,也有一些人担心外来文化‘侵犯和毒害’中华文化,对此我并不认同。中华文化只要主体明确、主体性不变,内容可以与时并进。事实上,中华文化在历史上曾多次吸收外来文化,并因此得以发展延续至今。”张信刚说。 张信刚生于沈阳,长在台湾,曾在美国做生物学研究,又回到香港办教育……这样的生活背景让张信刚深深感到:“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今天,无论海峡两岸、港澳还是海外,十几亿华人在使用同一种语言文字,有着一致的文化认同。” 现在中国的小学生仍然能认得王羲之的书法,中学生能读懂几千年前的《诗经》,这种文明的传承与延续现象在世界各民族中是独一无二的。张信刚说,全世界的华人,无论生活在何种地域,都认同中华文化。 张信刚2000年至2003年担任香港特区政府文化委员会主席,负责制订香港特区的中长期文化政策。委员会为香港提出了“一本多元”的文化定位:一本,即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多元,是指贯通古今,融汇中外、兼容雅俗。 按照香港基本法的规定,中英文语都是香港特区的官方文语。这一中英文语并行的社会环境使香港在中西文化交流中有自己独特的优势。怎样使香港成为“亦中亦西”的开放多元之所,又能避免出现“不中不西”的尶尬状况,是特区政府文化政策的重点所在。张信刚认为,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培养香港中小学生的中华文化素质,加强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自我认同”,在中华文化的基础上提高吸收外来优秀文化的能力。 此外,面对全球化和互联网时代,张信刚认为,中央政府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目标是十分正确的。他说,民族文化的振兴过程也必须以先进的科技为手段,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及西方现代文化融合的过程,就是促进中华民族文化振兴与发展的过程。在这一点上,无论香港还是内地,都任重道远。(完)(责任编辑:陈静)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