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最好的学生都涌向金融IT 中国工科教育门前冷落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3日09:00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9月13日电中国青年报报道,9月7日到10日,第三届国际工程教育大会在清华大学召开,会上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著名专家向记者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中国工业化过程尚未完成,同时还要建设现代化。在这一时期,工程教育非常重要,但是这几年,中国的工程教育不但没有得到加强,反而被削弱了。

  这个削弱首先表现在工程教育的吸引力上。

  说起著名的工程师,很多人能随口说出茅以升、詹天佑这样鼎鼎大名的人物。而那些如今仍健在的工程界泰斗如张光斗、吴良镛等,在社会上的知名度恐怕就差远了。最明显的例子就是在学生群体中进行的一次社会调查,崇拜歌星和科学家的不在少数,崇拜工程师的则基本没有。

  据介绍,很多家长和考生普遍认为,学工科又苦又累,得不偿失。以今年一个省的高考状元为例,据媒体报道,原本这位状元准备上清华大学的,可后来又改了主意,因为他认为清华的工科太累太苦,于是转而选择了北京大学的生命科学学院———那是现在最时髦的专业。

  随之而来的表现就是学工科的学生数量在逐渐减少。

  教育部副部长吴启迪在9月7日大会的开幕式上指出,在20年前,中国工科专业学生的比例占总数的大约60%,而现在这一比例已降低到原来的1/3。

  热门风向标在转变:从核能水利到金融IT

  “生源数量的减少,与学科调整有关。”清华大学教育研究所常务副所长王孙禺教授解释,从某种程度上说,这并不说明我们不重视工科。

  “问题是优秀的学生考工科的少了。”他说。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趋势是,最优秀的学生争着上工科,那个年代像核能、原子弹等领域取得的成就都离不开优秀工科学生的贡献。

  而现在,形势变了。最好的学生不再涌向水利等工科专业,而是去选择金融、银行、IT等热门行业。因为这些领域“有名有利”。

  同时,工科毕业的学生转行的也不在少数。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专家告诉记者,目前,多半的工科学生都在转变方向。一家机构曾做的调查就显示,工程类的机械系转行的学生能达到60%~70%!

  高校在这几年的“大学综合化”热潮中也在纷纷转型———很多实力较强的理、工科大学竞相改为综合大学。随之而来的,就是原来的工科优势逐渐丧失。

  “现在有没有一所大学敢说,我将来的发展目标就是工科大学!?”在一位专家看来,没有一所大学敢理直气壮地这样表达。

  一所著名的工科大学曾经在30年前表达过上述愿望,可如今,它的口号也变了,成为“国内一流世界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高校评价导向偏重论文博士老师缺乏工程实践

  教师的发展与侧重也在逐渐偏离工程方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育研究所郑小齐教授说,从细微的变化看,原来在工程教育界任职的教师,也在向着科学化发展。现在大学科技成果的评价方向强调论文和SCI,多数大学教师对自己的发展定位也势必会向这个方面努力,于是工程背景被淡化。

  大学发展的另一个趋势是,更多的博士被聘为教师。他们在国内外出色地完成自己的博士学习,写出过优秀的研究论文。但问题是,他们几乎100%没有工程实践背景。老师不会做工程,又怎么能带出善于做工程的学生呢?实际上,他们对学生的帮助更多的趋向在科学方面。

  学生的实践也是问题。对于工科学生而言,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一方面是学校扩招,实验场地不够,学校认为与其在这方面努力,不如花时间去做出SCI论文。现在理工科培养的实验一部分是验证性的,还有一部分是探索性的,为成本考虑,这些环节的实践越来越少。另一方面,到企业的实践也不是非常顺利。不少国有企业生存困难,企业希望学生来了就能有所裨益,不愿费心接待、培养学生。

  国家发展最基础的部分是工科,国家实力的根本也在工科。来自美国的一名专家在会上表示,我们希望吸引最聪明的学生进入工程教育领域。这也是大会组织者的一个初衷。郑小齐教授说,举办这个盛会的本意是想把它做成一个工程教育节。“我们要通过高新技术促进国家的发展,但中间要有一个过程,必须有更多人踏踏实实地关心工程教育、投身工程教育。”

  清华大学副校长余寿文教授向媒体提出:“如何吸引最优秀的年轻人像20世纪下半叶那样乐意做一名工程师,是值得工程教育深思的问题。”(原春琳)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2004雅典奥运盘点
演员傅彪患病住院
新丝路模特大赛
第61届威尼斯电影节
北京将更换出租车车型
庆祝第20个教师节
二手车估价与交易平台
游戏天堂2新增服务器
周而复:往事回首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