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名换姓贪大求洋 大学改名字要当心“砸牌子” | |
---|---|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09月15日08:29 新华网 | |
9月7日,随着崭新的“中国传媒大学”牌子的竖起,悬挂了50年的“北京广播学院”的牌匾悄悄在人们的视野消失。而在去年,北方交通大学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海淀走读大学也改叫北京城市学院。在这新一轮大学改名的浪潮中,北广的举动尤为惹眼。 现场 北广变脸 师生留恋 9月7日,北京广播学院正式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广播学院表示,“中国传媒大学”的校名符合学校的学科设置,“中国”字样也符合实情。 几天前,当北广刚刚宣布改名的时候,很多师生对此决策颇为不解。一个原毕业于北广、现在北京电视台供职的女士说:“北广的名声在广播电视圈那么大,改了名字反倒觉得不像以前那么有名了。现在说我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人家都以为是民办学校呢。” 新校名挂牌前,一种留恋的情绪充溢着北广校园。刚刚开学,从家里返校的学生们纷纷站在原来的“北京广播学院”的旧牌子前拍照留念。一位在学校工作了20余年的老教师看着旧牌子感慨道:“北广这么多年的牌子是我们一起创下来,现在把它换了,我还真是舍不得。” 现象 改名风潮 愈刮愈猛 前几年我国曾涌现一股高校改名的潮流,不少高校纷纷从“学院”升格为“大学”。1993年,中央民族学院更名为“中央民族大学”。1994年,北京外国语学院更名为“北京外国语大学”。高校升“学院”为“大学”,能给学校在办学经费、学科点批设等多个方面获取更多的益处,因此备受高校及其所在地政府的重视。虽然教育部对升格的条件有严格的标准,但仍出现了一批从“学院”更名为“大学”的高校。 这两年,一股全新的高校改名浪潮又呈风起云涌之势。2002年,北京语言文化大学改名为“北京语言大学”。2003年,北方交通大学更名为“北京交通大学”,海淀走读大学改名“北京城市学院”。 仔细分析这新的一轮更名潮,就会发现新的名称往往与原来的校名相去甚远。光看新改的名字,人们根本就不知道它到底是原来的哪所学校。 调查 一半人认为“浪费”原有名声 新浪网校园频道针对高校改名的推出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认为改名“是促进学校发展的好事”的占22.13%,认为“会浪费了原有的名声”的占49.71%;认为改名“影响挺大,不认识它了”的占到64.67%,只有5%的表示改名后“更喜欢它了”。 对于大学改名,很多人表达了自己的忧虑。一位原北京轻工学院的女生说,“我们原来学校的轻工专业非常有名,现在和商学院合并成了工商大学,我们的专业优势反而被埋没了。” 一位家长对大学改名也非常反感:“现在什么学校都叫什么‘电子’、‘科技’大学。改来改去,我们都不知道哪儿是哪儿了。给孩子想报个学校,现在光听校名不行,还得打听它原来是什么学校。” 中国人民大学原党史系的几位教授对于大学的改名也深有同感。“不光是改名,还有很多系都合并为学院。我们原来党史系多有名气,现在都并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我们党史系的牌子打不出去了。” 教训 川大改名又回原点 1994年,四川大学改名为“四川联合大学”,自以为这样一“联合”,学校就大了。这是国人历来都以“大”为“牛”思想在学校名称问题上的反映。没想到适得其反,国内外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所新的民办高校,1998年底该校把校名又改回“四川大学”。 观点 过时校名确实得改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郑晓齐教授表示,一些大学的名称始于历史的某个时期,虽然它们发展到现在已成为具有一定名气和历史积淀的学校,但为寻求更大的发展,宁愿在新名下重新积累。“海淀走读大学”改为“北京城市学院”是个典型案例,因为“走读”在今天已经属于过时的词语。随着时代的发展,一些以办学特点如“钢铁”、“广播”等来命名的高校走上改名之路。 改名易伤学校元气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大学改名必须要慎重。改不好,极有可能落到既伤害师生、校友感情,又没能提升办学空间,造成品牌流失的尴尬境地。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郑晓齐教授认为,大学的品牌是和校名联系在一起的,大学更换一次名字,元气都损伤一次,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大学不要改校名。对于校名,老师、学生和校友都很有感情,更换校名容易伤害他们。大学校名的频繁更换,一定程度上反映中国高等教育发展有时不太尊重教育规律,行政主导的力量过强。如果只把改名当作学校发展的一个策略,对于学校没有太多的意义。但如考虑学校办学的方向存在问题,校名一改,相应的办学方针、专业设置等方面都随之变更,这也就无可厚非。(记者罗德宏代小琳)相关: 中国农业大学 为何不弃“农”? 中国农业大学校长陈章良日前提出,农大如果去掉“农业”二字,将在招生和人才吸纳上具有更大的优势,一时间引发社会对于农林地矿水等类型高校的关注。中国农业大学招生办负责老师卢兆彤认为,“农业”二字对招生肯定有影响,中国农大的综合实力和部分学科排名都挺靠前,但生源并没有达到和它相匹配的层次。不过她表示,即使我们有这个想法,真正改校名还是不太现实的,因为学校的地位和品牌效应决定校名不能轻易改。 北京交通大学 为何离开“北方”? 对比其他高校在校名变更中追求“更大更高”的目标,北京交通大学的做法显得有些另类:从“北方”变回到“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宣传部有关人士告诉记者,严格地讲,北京交大只是恢复原来的校名。主要的考虑是,延承老北京交大的爱校精神,明确学校的区域定位,加大服务北京区域经济的力度,另外有利于国际和国内的合作交流。专家分析,北京交通大学使用“北京”二字,并非降低自己的身份,相反,它利用北京相对上海、西安的地位优势,来提高自身和上海交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知名高校的竞争力。(责任编辑:罗茜) /图片:·········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