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氢动汽车开辟新能源时代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09日12:08 云南日报

  云南日报网

  能源从来都是个问题,近年来,国际上以氢为燃料的“燃料电池发动机”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而“燃料电池汽车”已成为推动“氢经济”的发动机。为抢占“氢经济”时代的第一个制高点,西欧和美、日等国和地区正大力推进氢动力汽车的研究和使用化进程,“中国快车”已不知不觉跻身世界石油需求量最大国家的行列:1990至2002年,我国石油消费量年均
增长1103万吨,而同期原油产量年均增长仅242万吨,这个缺口随着汽车工业在中国的异军突起更难填埋——

  据预测,按现有的开采速度,全球石油资源将在100年内枯竭!面对日益急迫的资源和环境的双重压力,“氢能源”取代“矿石能源”已成为一种趋势。氢是可储存能源,直接利用水制氢,氢燃烧后又与氧结合为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是自然物质循环利用的典型过程。一批样车已上路测试,美国通用汽车公司甚至宣称,“要在2010年前让人们能买得起的燃料电池车行驶在大街小巷。”

  0排放 无噪音

  氢氧燃料电池是氢氧经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并释放电能的发电装置,这种反应过程不涉及燃烧,能量转换率高达60%-80%,实际使用效率是普通内燃机的2-3倍,还具有噪音极低、真正零排放等优点。用这一装置取代目前的内燃机驱动的汽车,就是“燃料电池汽车”。

  奔驰公司首次证明燃料电池可以驱动汽车——1994年,奔驰开发了世界第一辆氢离子发电燃料电池车,最高时速100公里,每次补充燃料可行驶130公里。而通用汽车公司的几款样车已经在展示未来汽车的美妙前景了。

  “自主魔力”的设计革命

  2002年北美国际车展上,通用的概念车“自主魔力”(AUTOnomy石破天惊般描绘了“氢经济时代”)的汽车图景。

  “自主魔力”是一款全新设计的燃料电池车,第一次应用“线传操控(drive bywire)”电子控制技术。线传操控技术使操控系统、制动系统和其他车载系统通过电子方式而不是传统的机械方式进行控制,踏板、仪表板和转向柱完全失去意义,车辆的所有关键系统,包括燃料电池组和车载氢燃料存储系统,都整齐地集成于厚度仅为28厘米、状似滑板的底盘内,所有车辆操控系统都通过位于底中心位置的“接入端口”与驾驶室连接,这不仅创造了大量车厢空间,还将车身与底盘彻底分为两个可方便拆分的独立单元,车身构造更加简单、重量更轻,耐用性大大优于传统汽车。

  “自主魔力”给消费者带来的好处数不胜数:四轮驱动的“滑板式底盘”重心非常低,提供了更出色的操控性;若发生碰撞,坚固的底盘能吸收绝大部分冲击力,使乘客舱免于因碰撞而内陷;驾驶员可坐在中间位置,并让自己离前保险杠更近或更远;“自主魔力”可以提供多种底盘和车身,客户可以按自己的生活方式、天气状况或时尚需要,自行选择从跑车到多功能运动车等多种车身——底盘搭配。另外,由于活动部位非常少,底盘可连续使用20年而无需换油和保养。

  2002年9月,“自主魔力”的可驾驶原型车Hy-Wire诞生,使一系列革命性的汽车设计变为可能,通用表示“这是一款将改变世界面貌的汽车”。

  “氢时代”何时到来

  制氢和燃料电池应用成本过高是制约氢能源产业化的技术关键。目前科技攻关的目标一是制氢成本能与汽油相当;二是燃料电池成本与内燃机相当。专家介绍,燃料电池发动机的成本美国2002年宣布每千瓦1万美元,2003年降到5000美元至6000美元,今年可降到4000美元以下。而燃料电池发动机价格降到100美元,制氢成本降到2美元以下,“氢经济时代”才能真正到来。按全世界1.5亿辆车、1辆车1年耗汽油2吨计算,氢能利用1年可节约3亿吨汽油,相当于3个科威特的年产量。

  中国急待“氢经济”

  目前,美国、冰岛已制定了向“氢经济”过渡时间表,美、日、欧盟等开始实施氢能计划,印度制定了氢能发展路线图,巴西利用氢能成绩斐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发展“氢经济”的世界竞争中面临挑战的同时更有难得的机遇。


   发GA至8888445看最新雅典战报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国青闯入亚青赛决赛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中国高官参加七国会议
海军音乐剧《赤道雨》
你最喜爱大学校徽评选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