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逗恋人涮朋友 校园隐身短信让人欢喜让人忧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0月15日10:05 新桂网-当代生活报

  立刻注册新浪免费邮箱,激活1G空间

  近日,记者在南宁某高校学生宿舍看到一张广告,上面写着:“隐身术,短信神功,新世纪大学生的秘密武器。”还以为是玩魔术的广告,原来是深圳美同公司推出的一项发送短信却能隐去手机号码的新业务,只要在对方手机号码前面加几个数字然后发送短信,就可以整同学、逗恋人、涮朋友,这样,对方不知道是谁发的短信。

  这种短信的社会认可程度如何?它会带来那些社会影响?是否有相关部门监管这种
短信?有关人士是如何看待这项新事物?记者对此进行了一番调查。

  短信“隐身”引发争议

  记者联系上深圳美同驻南宁办事处一位姓付的负责人,他表示公司的确开展了这一项业务,是新近推出来的,主要是为大家提供娱乐的平台,逗一下同学、朋友。至于“隐身”短信是否可以过滤,付先生则表示,还没有自动过滤不良短信的功能,但是可以查看到发短信的手机号码。他说,一般情况下,这样的短信一定是认识的朋友发的,不会是陌生人,如果发生利用“隐身”短信去攻击他人或诈骗的事件,受害人可以向美同公司投诉,美同公司可以警告发短信的用户或解除用户的“隐身”短信的功能。

  采访中发现,对此感兴趣的大多是一些中学生和大学生,部分公司员工也认为使用“隐身”短信可以带来新鲜感和惊喜。但大多数人则对这一新兴事物颇有微辞,认为其负面影响远远高于正面影响。

  在某单位上班的韦先生认为,好友之间互发短信开玩笑能促进友情。但如果不知道是谁发的,则不但没意思,还能引起担心和猜疑。况且,有很多更好的方法能制造惊喜,干吗非得采取“隐身”短信这种方式?

  负面影响需要重视

  广西师院的黄老师说,手机短信作为现实的通讯方法,可以为使用者带来便利,增进人们的沟通。短信“隐身”则是将其虚拟化,而虚拟带给网络的负面影响已经出现,因此这种虚拟值得担忧。而且,利用手机短信进行隐身通讯,不利于青年人身心健康成长。有些学生长期陷于猜疑中,容易精神恍惚,不能自拔,导致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再者,一些所谓的匿名玩笑往往成为友情和家庭破裂的导火索。

  据了解,“隐身”短信也有被用作攻击他人或作案的工具。在一些单位里,曾发生过有人就使用“隐身”短信攻击同事、上级领导的恶性事件。

  “隐身”短信有没有相关法律法规对其进行约束呢?南宁市古城路国中律师事务所的蔡律师说,手机“隐身”业务作为一项新型短信业务,现在还没有出台相关法律,需要社会道德来加以约束,“隐身”短信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只是,它可能会被某些心术不正者利用。如何规范有关行为,使之既能发挥其正常功能,又不落为危害他人的工具,需要电信部门、内容提供商等给予重视。 (肖剑雄 文高鸣)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热 点 专 题
NBA中国赛即将打响
2004诺贝尔奖
雅尔北京音乐会
最新汽车降价信息
2004中华小姐环球大赛
孙楠2004上海演唱会
2005研究生报考指南
姚明首部自传连载
全国万家餐馆网友热评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