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学者指出:现行招生制度不合理 研究生应重实用


http://www.sina.com.cn 2004年12月16日14:36 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2月16日电2005年硕士研究生报考已结束,许多媒体称考生数量“创历史新高”。如此之大的考研热情,是市场需求推动还是盲目学历投资?高校研究生教育又将面临什么样的挑战?为此,《华东新闻》记者采访了北京理工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研究员杨东平和高校教育专家熊丙奇。

  熊丙奇指出,现在的招生制度,对三类学生不很公平:一是语言能力不强的学生,哪
怕这个学科很少用到英语。二是外校学生。目前,研究生入学考试专业课是学校出题,对本校学生来说,更容易把握出题重点,也更容易在专业课上拿高分。三是非应试性学生。那些没有时间准备,但素质高、能力强的学生反而会被拒之门外,这在MBA招生中很普遍。

  他认为,从长远看,笔试加面试的招生录取方式应逐步改为凭大学成绩申请入学方式,也就是说,更进一步降低笔试成绩所占比例。现在,很多学校通过笔试来确定学生录取,考的更多的是识记,导致不少考研学生的大学学习就为了考研,形成新的应试教育。

  杨东平也提出,对学术型人才的甄别和选拔,更重要的还是在博士生阶段。硕士不能作为一个研究型学位看待。

  研究生招生规模以每年26.9%的速度递增,在读研究生总数达80万;未来5年,将再增100万。那么,研究生会不会迅速“贬值”?

  熊丙奇表示,一个导师带的学生太多,就不可能对学生给予细致入微的指导。有学生反映导师无暇指导,或者没有课题,难以学到东西,甚至成为导师的“廉价劳动力”。加上科研经费投入不足,导师的课题不能很好支撑研究生教育,不少研究生基本处于放养状态,直接影响培养质量。

  而媒体所说的研究生就业难,专家认为其实主要是在大城市就业难,如果研究生愿意离开上海、北京,就没这么难。两位专家认为,再经过一段时间,如果中国劳动力市场能够建立一种能力导向,整个研究生的教育气氛就会更健康。很多外企不看重学历和专业,就看基本素质。这种观念普及后,只有真正对学术很感兴趣的人才会来读研究生,才会来潜心学习,而不会把研究生学习作为就业“利器”。(王有佳)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一
关键词二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健力宝收购案风云突变
联想收购IBM PC业务
高峰私生子案一审判决
中外乒乓球明星对抗赛
女人与车的美丽约会
自己建房开发商靠边站
图集:中外豪宅大比拼
娱乐风月图鉴
岁末读书频道大盘点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4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