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教育时评:中招考评争议背后的课改阵痛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1月07日16:02 新华网

  是否热爱祖国,遵守社会公德也将成为综合素质的评定标准

  核心提示:从今年起,如果初中毕业生被确认孝敬了父母、参加升国旗仪式、平时学习表现不错、善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和质疑、能够正确对待表扬与批评、成绩与问题、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并控制不良情绪……等都能为中招“挣分”。新年伊始,《河南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初中毕业生综合素质评定的指导意见(试行)》正式在参加课改的试验区
推行,是否孝敬父母等诸如此类的内容史无前例地被列入中招成绩范围,由此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引起了一阵强烈的“大地震”,被炒的沸沸扬扬。家长和老师普遍对属于主观判定领域的标准问题如何解决表示质疑。

  在这个惹起大争议的问题背后,是一场由国家教育部课改基地金水区领跑的全省课改变革,在长达三年的改革中,课改都有哪些成效?经历了那些变革的尴尬和阵痛?在高考制度未作大的改变的情况下,课改的推行是否能顶住压力突围出去?《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对此进行了调查。

  一场争议背后的改革阵痛

  “到底怎样才算孝敬父母?如何对孝敬父母做出一个量化标准?社会责任感是什么?怎样评判?如何保证评定结果对所有学生公平?”郑州市刘先生的疑问极具代表性。这个引入中招成绩的举措,在学生、老师和家长中间引起了一场前所未有的“大地震”,一个现实是,受访的大多数家长对一些评定标准普遍存在质疑。

  低于零下5度的气温,让郑州感受到了2005年元旦后的寒冷,但是在金水区各中小学感受到的却是一场来自师生甚至家长的争议,这场争议在省会媒体介入后,被炒的沸沸扬扬。引起争议的问题是,河南省32个课程改革实验区的28万初中毕业生,将面临河南省有史以来的重大中招改革,改革的核心是要实行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机制,今后各学校、各地教育部门都要设立专门的评定委员会,对学生道德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与实践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6方面的内容进行综合素质评定,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纳入中招成绩范围,而家长和老师则对新推出的举措表示质疑:属于主观判定领域的标准问题如何解决?

  郑州市金水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周玉谦在解释举措推出初衷时说,新出台的考评机制有一个核心要素,就是将以往单以学生卷面分数衡量一个学生的评价标准,改变为关注一个人成长过程的评价标准。这只是课程改革的其中一部大的举动。

  周玉谦认为,如果中招的考试模式不变,对学生的评价还是试卷占主导,一些参与改革的老师还会和以前一样很看重升学率,这就会出现以前的“怪现象”:不少老师在平时上课时依旧拿来老教材对照,新教材上没有的课程,教师会按照老教材再给学生补充上。“考试方式不变,会导致学生学着新内容,走着考试老路子的怪事。”

  周玉谦坦称,新的评价机制可能会存在一定的操作难度,但是其目的是想让孩子们在这些要求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提高素养,如果只单纯为了得到一个好的评定等级,这就和综合素质评定的初衷相违背了。“改革需要探索也需要适应,在探索中完善,这是改革的大势所趋。”

  “金水课改”领跑的教育改革

  事实上,引起这场争议的还有一个更为深刻的原因,一场由“金水区课改领跑”的历时3年的课程改革。

  2001年6月初,国家教育部决定大力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启动了一场被称为基础教育的一次深刻革命的课程改革。当年,金水区成为全国38个、河南省惟一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区,成为课程改革大潮的先行者。

  2001年8月26日,金水区31所小学一年级的6500多名学生成为我省首批试用新教材的学生,开始了新课程的实验。全体实验教师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进行新编教材的试教,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改革课堂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指导学生转变学习方式,师生共同学习,使教学工作呈现了新的可喜的变化。在全省率先掀起了一场颠覆传统落后教育理念的教育改革,引起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当年10月,金水区启动“世纪曙光工程”,大举推进课改试验。

  谈起三年前的课改启动,金水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周玉谦颇为兴奋。“那是全区老师和学生的骄傲。”现实是,在随后的历次教试验项目中,金水区都被作为“领头羊”,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兄弟教育单位参观学习的对象。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军告诉《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郑州市金水区的课程改革是我国80年代以来教育改革的一个延续,是我国教育发展的一个方向,因此它的积极意义是无庸置疑的。教育改革培养的是学生的综合能力、整体能力,是将学生从考试机器的框框中挽救出来,这对我国整个民族素质的提高的作用非常积极。

  课改三年之变

  一根红色的尼龙绳,穿进去拉出来,很快就成了一个栩栩如生的小兔子。“这个中国结是十二生肖,是吉祥物。现在以1元起卖,竞拍开始。”2004年5月17日上午,金水区纬三路小学五(1)班的同学们上了一堂特别的综合实践课,全班同学向前来观摩的200多名老师和同学推销自己编织的中国结,并现场进行拍卖。“我们要把拍卖的钱捐给患白血病的儿童。”金水区纬三路小学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从课改以来,像这样的课程每个年级都有,每个班都有自己的特色。

  2004年4月中旬,金水区中学教研室组织了一次课改语文优质课比赛活动,郑州市第五十五中学的朱路选参加旁听了这次活动,他回到学校后,写一篇听课心得。这篇心得的核心内容是,这次讲课比赛最大的亮点是:参赛选手自选文章来讲,不再使用课本文章,而选课外文章来讲。选取的每一篇文章都各有特色,有时代感,对学生如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以及对学生今后的成长都会产生很好的影响,这可以说是一种创新。

  金水区教体局教研室主任周玉谦向《郑州晚报》独家责任记者表示,实行课改后,首先是学生用的课本发生了大的变化,以往大段的文字被插图取代,老师的教育方式也变了,教授内容与学生生活联系紧密,充分尊重孩子的思想变化,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一切为了孩子的终身发展,成为课改的一个核心思想。

  “虽然在分数上表现的并不是很明显,但是学生的综合素质很快便凸现出来了。”周玉谦说,不久前,郑州外国语中学的校长向他反馈过,从他们区升到该校的学生,半年左右便表现出了超群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一线教师和专家的评价中,一个可以得出的结论是,金水区教改在三年的历程中,已经走出了一个崭新的改革之道,“金水课改”成效初现,并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

  学生家长的惊喜和担忧

  2004年12月24日下午,在郑州市金水区一家事业单位上班的张女士,一下班就匆忙忘家赶,18时10分,她已经回到了家中,12岁的儿子已经在家看动画片了。

  “乐乐,今儿个不是平安夜了吗,我带你去吃麦当劳吧。”张女士放下手提包就招呼儿子。“我一会还写学习呢,我们在家吃吧。”儿子对妈妈的提议并没有感到多少兴奋,这让张女士很是意外。

  儿子的变化让张女士很是欣慰,她告诉记者,儿子乐乐今年上小学六年级了,和以前相比,好像变了个人似的。她举例说,以前儿子最喜欢吃的就是麦当劳,不论什么时候,只要他想吃就会想尽办法让爸妈带他去,而现在,竟然连圣诞节这么好的借口也不去了。

  在张女士的记忆中,儿子还有一个大的变化,就是在学习上。“在上3年级以前,他一回家就做作业,得两个小时才能做完,但是现在很少看到他做作业了。”至于原因,她也问过老师,说是现在学校正在进行课改,加上国家要求给学生减负,所以作业也就少多了,一般在学校就可以做完。

  “我能感觉出来,儿子现在变的懂事多了,像个小大人,但是学习上的松懈却让人担心。”张女士就这个问题与老师沟通过,也知道儿子所在的学校参与了首批课改,但是对于儿子将来的考学却忧心忡忡。“倡导快乐学习,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我们做家长的当然支持,但是其他地方的学生都没有参与改革,中招、高招考试都没有改革,孩子万一因此受到影响怎么办?”

  事实上,张女士的担忧并不是孤例。在几天的走访中《郑州晚报》记者发现,张女士的担忧在学生家长中很有代表性,大家普遍担心的一个问题是,小学、初中课程和评价机制已经改革了,如果高中阶段不进行课改,经历了课程改革教育的孩子,到了高中能适应吗?高考是否会受到影响?

  “高考模式”的突围与期待

  先从中小学阶段入手改革,然后随着首批接受课改学生的升级,逐步向高中阶段和高考渗透,这样的模式被有关专家称为,自下而上的改革。一个疑问是,如果先期改革遇阻,那么随后的改革能否顺利实行下去?改革会不会有牺牲品?

  河南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刘志军认为,课程改革的方向应该是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双方互动作用。对于在课改实践中遇到的这项难题,应该由教育部门通过改变评价机制来改变,这样才能使课程改革顺利推行下去。

  一个可喜的局面是,伴随着中小学的课程改革,教育部已经确定了下一步将开始对高中课程,包括高考制度进行全面的变革。刘志军说,从2004年开始,我国已经开始对全国四个省区的高考制度进行改革,我省的高考制度也将在2006年进行全面改革,这是一种趋势,也将最终打消部分学生、包括学生家长和教师在内的顾虑。“课改是一个优化的改革,不会有牺牲品,只有受益者。”

  课改带来的另外一个层面的改革成果是对整个教育传统的颠覆。刘志军说,从近几年发布的文件可以看出,教育部正在逐步的削减自己手中的权力,而下放给基层教育机构,特别是学校,以此来调动学校课改的积极性,使学校能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只有学校有了主动参与的意识,才能使课程改革的一推行下去。由此,推断出来的一个期望是,高考改革的步骤也应该是中央,即教育部门和基层部门,包括学校在内的三方互动,中央现在已经在做出自己的努力。

  一个值得期待的现实是,随着课改的深入,河南省的各项配套改革,包括“高考模式”在内都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课程改革正在按照预定的轨道进行。

  燎原之势的“课改”运动

  课程改革是我国正在大力推行的基础教育改革的核心内容,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关键环节。2001年,郑州市金水区被定为国家级课改实验基地,全省首个走上课改探索之路,三年过去了,“金水课改”已经初见成效,并呈现出了旺盛的生命力。在此基础上,河南省于2002年确定了32个省级实验区,2003年确定了49个省辖市级实验区,2004年年又确定了44个试验区,目前河南省共有实验区126个,参加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数达同年级的59%左右,。开始在河南形成燎原之势

  纵然课改在金水区的改革还需要做出突破,但其旺盛的生命力已经凸现出来,因此,向更广的范围推行,应经成为一个势不可挡的趋势。

  周玉谦告诉记者,在金水区课改的基础上,河南省2002年确定了32个省级实验区,2003年确定了49个省辖市级实验区,今年又确定了44个。目前河南省共有实验区126个,参加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实验的起始年级学生数达同年级的59%左右。

  为了保证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河南省教委出台了一系列新的举措。2004年10月13日,新华社的一条新闻电稿披露,河南省将建立健全领导议事制度、专家咨询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研究制定并落实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的教师职称评定、工作量计算等相关政策;组织开展教育管理人员、教研员和教师不同层次的培训,探索多样化的培训途径和方法,建立省、市、县、校四级培训体系,以校为主的新机制;逐步建立新课程考试评价机制,建立一支相对稳定的专家队伍,开展专题研究,积极推进考试评价制度的改革。

  显而易见,课改在河南已经全面铺开。省教育厅向社会公布了一个计划:2005年全省初中、小学的起始年级都进行新课程实验,2006年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2007年,全省初中毕业生均要按照明年的中招改革方式参加中招录取。(记者尹海涛实习生 马纪朝/文 廖谦/图):(责任编辑:小彤)

  /图片:

  ·········

  发表评论: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元旦节
元旦和弦铃声专题
棋魂
千年棋魂藤原佐为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