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老师,请你笔下留情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2月17日12:2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合肥晚报前一段时间从《我们的教育怎么了》(2004年11月16日《合肥晚报》)一文中得知去年十月中旬一个夜晚,18岁的高三学生李远,因月考成绩很差,是班内倒数第三名,他的班主任与其家长通电话,发现李远改动了分数,就找他谈了话。他感到失去了面子,压力太大,也许是心理太脆弱,承受能力太差,竟然从高楼上跳下,结束了他年轻的生命,实在可惜!

  因分数问题使学生自杀的例子,虽已屡见不鲜,但却次次令人震惊!分数本来是衡量学生成绩好坏的尺子,是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推动器,现在却变成了摧残学生身心健康的刀子,造成了许多悲剧,实在值得每位老师深思:我们该怎样打分?

  我想起了十多年前,给一位学生的作文打了低分,致使她因分数不高而自愿留级,耽误了她一年宝贵的青春,也许影响她的一生前途,真是后悔不已。

  事情是这样的:我当时在《合肥晚报》上找了一篇小文章,其内容大意是日本一个102岁的老人,还在上老年大学。要求他们根据这则材料,写篇文章。我的意思是想让他们知道,一百多岁的人,即将入土了,还在学习,我们十几岁的人,血气方刚,精力旺盛,更应该努力学习。而这个学生写日本的老年大学办得好,使老有所学,显然不合我的心意,因而打分低。

  她在课堂上随便跟我谈了一下,要求加分,我没同意。我认为你将来参加高考,不揣摩出题者的意图,不写自己熟悉的关心的事,你自己认为好,也得不到高分。鉴于此,我没有让步。她觉得没面子,就自己要求留级到一年级去了。事后,她的班主任告诉我,我才知道,但已不可挽回。其实她文章语句通顺,说明了一个道理,加个十分八分,给她鼓鼓劲,又有什么不可呢?可是我当时头脑就是转不过弯子,也没想到她会做这样的傻事,回想起来,真是对不起她。

  还有平时的作业、小测验、考试,我都要求太高、太严、打分低。还经常按考试成绩排名次,按名次排座位,成绩差的坐后面,这好像都成了定律。一次次挫伤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一次次尝到苦果,谁还有劲学习呢?坐不住,就捣乱。一人捣乱,全班遭殃,造成了恶性循环,差生越来越多,成绩越来越差。现在想来,真是大错特错。就是排名次,也不能公布,老师掌握情况,对后进者给予帮助。更不能按名次排座位,太伤学生的自尊心了。

  以上讲的是,打分低,对学生的影响很大。但打分高,对学生的鼓舞力,也是很大的。

  合肥教育专家何炳章同志,写了《我的小学老师的分数观》一文,回忆他小学五年级时,一次小测验,默写《锄禾》一诗,“粒粒皆辛苦”后面打了感叹号,书上是句号,按照标准答案应该扣两分,而老师一分未扣,照打100分。同学有意见,老师说:“送了两分,同学们有不同看法,可以理解。不过,据我所知,他整本语文书简直可以倒背,后面是句号,他不会不知道,他这里用感叹号,是有创意的。因为用上感叹号,不仅包含了句号所起的作用,而且对‘辛苦’的程度,对全诗的主题,还有特别强调之意,有何不可?”他写道,当听到老师这些话,我幼小的心灵受到了巨大的震撼,我学习语文的自觉性得到了空前的激发。自此偏爱语文,上大学时选择中文专业。微微两分,加上几句称赞的话,奠定了他一生的前途,造就了他显赫的业绩。可见分数对学生时代的人的影响力有多大?

  记得在一篇文章上,看到这样一段对话,也令人深省。一个学生说“我不行,只考18分”。辽宁的教育专家魏书生说:“你一不听课,二不做作业,还能考18分,说明你行,怎么能说不行?”“你行”,两个字,给这个学生增强了信心,从此注意听课,认真做作业,成绩不断进步。

  以上的例子都说明,就是对差生,只要想办法用分数多鼓励,他们也是会好好学习的。

  为此,我建议每位老师,笔下留情,下笔打分时,要仔细推敲,慎重处理,不能再伤害学生的心灵,而造成悲剧,应多给学生一些激励,为他们消除压力,让他们放开思想,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在此,我也奉劝各位家长,不必把孩子的分数看得那么严重,偶尔一两次未考好,也不要大声喝斥,甚至打骂,只要孩子肯学肯钻,尽力去做,就行了。

  究意怎样看待分数,成绩如何评定?值得专家学者们思考、探讨。适时推出一个新的分数评价方案,我想这是众多学生及家长期待的。

  朱善广(作者系合肥三十四中退休教师)

  (来源:合肥晚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彩 信 专 题
东方美女
迷人风情性感姿态
金鸡送福
恭喜发财图铃拿来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更多彩信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