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只能我赢 自负又自卑挣扎在“好学生”高分背后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02日15:06 新华网

  临近考试了,初一年级的小优早早来到教室,准备抓紧时间复习。而当她打开课桌,却惊异地发现自己所有重要课程的书和资料全都不翼而飞了。急得掉眼泪的她四处问同学有没有借过自己的书。

  性格温柔、成绩不错的小优在班上人缘一直不错,同学开玩笑地称之为“圣母玛利亚”。大家一起帮她找了起来,一个同学下意识地往窗外一看,竟然看到小优的书正静静地躺
在教学楼底下的阴沟里。

  事后调查发现,这件事情是班上一位男生因妒忌小优被全班人喜欢和拥护而做出的报复行为。现实中,遭遇妒忌、敌视甚至报复的学生远不止小优一个。武汉市第六中学的张爱姣老师解释,随着竞争的加剧,“好学生”中的敌对性、强迫症状等心理情绪在不断蔓延。

  从年前到年后,张爱姣一直很忙碌。自从有媒体报道了她负责的一项有关资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课题后,电话咨询、登门咨询的家长络绎不绝。他们咨询的共同话题就是:自己原本听话、学习成绩好、老师表扬、人人羡慕的好孩子怎么了?“如果您能把我家孩子挽救过来,我们全家跪在您面前!”一位家长一把拽住张老师。

  这位家长之所以如此地心急如焚,主要是为了自己的女儿。女孩在一所市重点学校读初三,成绩一直不错。可就在全家人憧憬孩子继续考入重点高中、乃至重点大学的时候,孩子却因为一次考试从全班的第三名下降到第六名而陷入了极大的恐慌中,开始拒绝上学,整天呆在家里看电视,这一呆就是两个月。家长想尽了办法,甚至将孩子带到一般人避之不及的“六角亭”(武汉市精神病院所在地)也无济于事。

  从事教育工作几十年的张爱姣老师说,比起学习普通的孩子来,学习成绩优良的资优学生平时都是家长、老师和同学眼中的好孩子、好学生,感情不太外露,因而他们的心理问题更具隐蔽性。长期的教育研究实践证明,“好学生”更需要心理健康教育,但在现实中这个问题往往被忽视了。

  敌对性、强迫症状、人际交往障碍都是“好学生”的心理问题

  武汉市第六中学是湖北省首批重点中学、湖北省示范学校。2002年至2004年,武汉六中结合本校实际进行了一项名为《资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课题。课题组对597名初中的资优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评估。这些学生的学习成绩基本上都是本校奥林匹克班的前40名、好班的前30名以及普通班的前10名。

  评估结果分析显示:597人中有近三成存在不同程度心理健康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几个问题是:敌对性,强迫症状,躯体化,人际交往障碍,偏执。其中,有严重心理健康问题的占到5.8%。

  敌对性位于问题之首,很多孩子表现出“只能我赢、不能你赢”的不正常心理,轻者将自己的学习资料换个封面,不让其他同学分享,生怕其他同学超过了自己;重者发展到对所谓的“竞争对手”进行不正当的破坏。

  另外,很多学生的心理问题会表现为生理上的不适,比如一到考试就摇头、不停出汗、打嗝等。曾经有一位女同学总是说自己的胃不舒服,父母带着她去很多医院看,都查不出任何问题。后来这位学生发展到不愿到学校来,看见校门就后退。通过耐心谈话,老师才知道这位女生因为后排的男生在一次口角中,用很恶毒的语言攻击了她个子矮小的弱点,变得极度自卑。查不出原因的胃痛其实是自卑心理的躯体化。

  好学生往往陷于自负与自卑心理的双重纠缠中

  武汉六中副校长谢汉生沉痛地回忆了10多年前发生在该校的一幕被称为“第二名杀第一名”的悲剧。

  男生袁海父母离异,随父亲生活。当医生的父亲因为工作忙,平时很少有时间和袁海交流。在初中阶段,学习上的第一名、学校领导和老师的关注、同学的羡慕,让缺少家庭温暖的袁海的心理得到了一种慰藉。但进入六中后,不再是全校第一名的他产生了极大的失落感,渐渐地产生了对“现任第一名”的嫉妒。一天晚自习,失控的袁海将刀连连刺向那位“夺走”了他第一名的同学。

  在刺完同学的刹那,袁海立刻就后悔了,把刀一扔,和其他同学一起把被刺的“第一名”送往医院。谢汉生分析说,那时候学生的心理健康还没有引起重视,否则这个悲剧也许可以避免。

  在《资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课题研究过程中,老师们普遍感到“好学生”中出现的行为不良,不是品德问题,而是心理问题所造成的。将心理问题道德品质化是个误区,甚至可能导致学生心理问题的恶化。

  一名男生老用刀片在班上女生的脸旁比画,男生的老师将其斥之为“你怎么这么坏?”而没有从心理发泄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和教育学生。

  研究报告指出,资优学生心理障碍问题与普通学生心理问题的不同之处在于自负与自卑心理的双重纠缠,敌对性、偏执、强迫行为、人际交往障碍等心理问题均比普通学生要多。分数和升学的压力、强烈的自尊心成为资优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诱因。

  心理健康教育虽然取得了成效,但初三后,“偏执”又回到了孩子们的身上

  在进行资优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过程中,武汉六中不仅在学校设立了心理咨询室,还尝试将心理课列入初中部课表,初一、初二年级每周都有一节心理健康教育课,在初三年级和高中部则开展心理讲座。老师也被请来听这些讲座,以便让老师掌握基本的心理知识,不做“善良的刽子手”。

  经过两年来各种心理健康教育尝试,课题组发现资优学生的心理健康有所改善,有心理障碍的人数相对减少,受困于人际关系和抑郁症人数都有所下降。但随着学生进入初三,学生的焦虑情绪不断增加,“偏执”又回到了孩子们的身上。(记者甘丽华)

  (文中未成年人均为化名)(来源:中国青年报)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第77届奥斯卡盛典
驾驶员培训新大纲
世界新闻摄影比赛
英语四六级考试改革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CBA全明星赛阵容公布
上海地产面临泡沫破灭
京城在售楼盘分布图
刘晓庆文集:自白录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