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上海市正式公布中小学生命教育《纲要》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17日05:23 中国青年报

  本报上海3月16日电(记者林蔚)3月14日,上海市正式公布《上海市中小学生命教育指导纲要》(征求意见稿),希望通过建立学校、家庭、社会资源共享的生命教育体系,引导和帮助学生认识和感悟生命价值,热爱自己的生命,进而尊重、关怀、欣赏他人生命,树立积极的人生观。

  上海市教育部门有关负责人表示,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和青少年自身发展变化
的迫切要求。文化多元发展带来一些负面因素,如享乐主义、拜金主义等,使得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道德自律能力下降;校园伤害、意外事故等威胁青少年学生人身安全的各种因素,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生理成熟期明显提前,容易产生生理、心理和道德发展不平衡现象。此外,家庭教育缺乏科学的理念和方法等,也凸显了“生命教育”的重要性。

  据介绍,生命教育讲求循序渐进,各个阶段都有不同的教育要求。

  小学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初步了解自身的生长发育特点,树立正确的生命意识,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低年级学生要初步认识自然界的生命现象,了解自己的身体,有性别意识;初步掌握交通安全、防溺水的基本技能,了解家庭用气用电安全、饮食安全等自我保护知识等。高年级学生则要学会了解身体的生长情形,进一步理解性别认同;学习必要的自我保护技能,学会识别可疑的陌生人,初步掌握突发灾害时的自救知识等。

  初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了解青春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掌握自我保护、应对灾难的基本技能;学会尊重生命;养成健康良好的生活方式。教育重点内容包括:培养积极的自我认同;认识友情与爱情的区别和联系,控制性冲动;学会自我保护,避免受到性伤害、防止性骚扰;初步了解避孕的方法;学习并掌握应对灾害的技能等。

  高中阶段着重帮助和引导学生形成科学、合理的性生理、性心理和性道德观念;培养对婚姻、家庭的责任意识;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学会尊重他人、理解生命、热爱生命;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人生观。相关教育重点内容包括:了解生育过程和避孕的方法,认识到人工流产对身心的伤害;学会正确应对性侵犯;学习和了解每个人在婚姻、家庭与社会中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关心人类生态危机,理解生态伦理,自觉参与环境保护等。

  上海市教育部门表示,生命教育并非要另起炉灶,而是有机地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门学科、各个环节中,既要充分运用学科教学,传授科学的知识和方法,又要坚持以实践体验为主,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和课外活动。此外,生命教育还包括青春期教育、心理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教育、法制教育等八大专题教育活动。

  据悉,上海还将建立市、区县、学校三级生命教育的管理网络,组建生命教育领导小组和专家委员会,充分发挥相关部门和专业学术团体的力量,以确保生命教育的质量。


 【评论】【推荐】【 】【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彩 信 专 题
双响炮
诠释爱情经典漫画
水蓝幸福
海螺爱情精彩图片
请输入歌曲/歌手名: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