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让感恩教育荡涤大学校园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28日05:27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核心提示

  ——2004年,被广泛报道的《辛酸父亲给儿子的一封信》在大学校园引起了共鸣,信中有这样一段话:“在你读大学的第一学期,我们收到过你的3封信,加起来比一份电报长不了多少,言简意赅,主题鲜明,通篇字迹潦草,只一个‘钱’字特别工整而且清晰”……

  ——入选“感动中国·2004年年度人物”的田世国,38岁的他毅然为身患尿毒症晚期的母亲捐肾,延续母亲的生命,由此演绎了一段当代孝子的佳话……

  是年少不知父母恩,还是经历了世间的冷暖才懂得父母恩之重?2005年的寒假,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2003级的学生们揣着一份特殊的寒假作业回家——“寒假我为父母做什么?”一份特殊的家庭作业引出大学生感恩问题4.6%的大学生经常在家帮父母干活

  参加此次调查的学生176人,我们从中随机抽取了130位学生的作业进行了统计。

  在这130位学生的寒假作业中,提到经常在家帮父母做事情的只有6人,占4.6%,主要都是做饭、洗衣、打扫卫生、购物等,他们认识到“这是一种责任和义务,更是给父母的一种安慰”。

  在寒假中,有为父母做事的想法却没有实际行动的有24人,占18.5%;这些学生大多懂得“父母的爱是最伟大、最无私、最不求回报的爱”,“父母终有苍老的一天,应该学着承担责任”,“虽然现在做不了什么,但将来有一天会用行动报答父母深厚的爱”……他们的烦恼是“能体会父母的艰辛,就是不知道该做点什么”。

  在假期中付诸实际的人占了大多数,共有95人,占了73.1%。从他们交上来的作业看,他们为父母所做的基本上都是不太大的事,如学做家务、用奖学金给父母买新年礼物、陪父母聊天、同父母一起做生意、给父母染发等,甚至半年才回家一次的他们用“大吃大喝”父母做的饭来表达自己对父母的爱。

  但也有5位学生认为,“在别人的提醒下为父母做点事情是没有意义的”,因此他们的“整个寒假都很无聊”,占3.8%。89.4%的学生认为“小事也是尽孝心”

  据统计,在假期中为父母做了一些事情的学生中(包括经常做的和想到了刚做的),做家务活的有44人,占40%。其中很多是第一次做家务,第一次给父母做饭,以至于有一半以上的父母觉得“很惊奇”,多于1/3的母亲“眼里含着泪花”,父亲“沉默不语”。

  用奖学金给父母买了礼物的有11人,占10%。有给父母各买了一件毛衣的,有给母亲买了一套保暖内衣的,有给父亲买按摩器的,这些都成了“父母向别人夸耀的幸福”。

  帮父母做生意的和同父母聊天的各有10人。帮父母做生意的,“从感觉丢面子,不好意思吆喝”,变成了后来的“大胆地干”,认识到“自己以前对父母的态度是多么不对”,“父母几十年如一日的辛劳,只为了我们好好地生活,却从不说什么”。同母亲聊天的学生感觉到“孝敬父母,不仅包括物质上的赡养和生活上的照顾,还包括精神上的安慰”,“半年才回家一次,父母有很多话要跟我们说,同父母多待一会儿,能让他们感觉安心很多”。

  在130个大学生中,还有5人亲手为父母染了发。在新年的钟声敲响时,有3人告诉他们的父母“我爱你们”,使得“母亲哭得像个小孩子,父亲直说‘傻’”。为了达成母亲“这些东西只有吃到你们的嘴里,我才好受些”的心愿,有两位同学“整个寒假都在大吃大喝”。有3人“为了给父母按摩,到按摩院打工”。也有12位同学认为“努力学习,好好做人是对父母最大的孝顺”。

  通过做这些事情,有84位同学体会到了“平日里父母养育我们的艰辛,而为父母做一点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是应该的”,“再小的事情只要做了,就是孝心,做与不做是不一样的”,占做过事情总人数的89.4%。也有11人做了,但没有太多的感想,占11.6%。老师的意外收获

  布置这个作业的是郑州轻工业学院法政系的年轻教师崔如斌。“学生交上来的这份作业沉甸甸的,出乎我的意料。”在批改完这些作业后,崔老师说自己心潮澎湃。

  他说,自己给学生出题时,只是想让学生通过做事体会一下父母的辛苦和无私,没想到,绝大多数同学做到了,还写下了文笔优美的文章。

  这些作业虽然不是全院学生都参加,但100多个学生的想法还是在当代大学生中具有普遍意义的。从学生的作业中,你能看得出学生的表现各异:想与做的矛盾。做什么?怎么做?做这些小事是为父母还是为自己?这些真实的想法提醒我们,感恩教育对大学生是多么重要。


 
推荐】【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热 点 专 题
百事音乐风云榜投票
严查苏丹红食品
房贷利率上调
F1新赛季 围棋春兰杯
骑士号帆船欧亚航海
安徒生诞辰200周年
购房贷款提前还贷指南
北京在售楼盘分布图
《新浪之道》连载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