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加分,是否该寿终正寝!(图)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3月31日12:41 合肥报业网-江淮晨报 | |||
合肥晚报 背景:一直以来,在中考中给“三好学生”、特长生、烈士子女及归侨(华侨)子女加分是教育主管部门的惯例。但近日,江苏省教育厅在正式公布审核通过的2005年全省中小学竞赛活动项目中明确要求:任何竞赛活动不得与升学挂钩,不享受中考加分待遇。同时,又出台文件规定将于2006年取消部分体育竞赛获奖加分照顾。无独有偶,早在去年6月,湖北省教育厅就明确规定,从2005年起“三好学生”等荣誉不与中考、高考升学挂钩,不再享受加分待遇!对此,本期“教育会客厅”特邀请五位嘉宾就中考加分问题畅谈自己的看法。 绝大多数孩子望“分”兴叹 丁云凤(肥东县杨塘中学初三学生): 我既不是“三好学生”,也没有特长,不在加分照顾之列,像我们这样的乡镇,归侨(华侨)更是寥若晨星。我没有听说同班级或同年级的哪个同学可以享受这个待遇。我想我的大多数同龄人都应该和我一样在望“分”兴叹吧!大家闲聊时很少谈到这个话题,我觉得这不符合书本和老师给我们要树立自立自强精神的教诲。具有“三好”标准或有特长时在总分上加上几分似乎是应该的,但是当他们获得“三好学生”称号或被冠以“某某特长生”时就已经得到他们已经得到的了啊!为什么又要在升学中重复计算呢?这样太不公平了。另外,父亲或母亲是烈士或归侨(华侨),那是父母的事情啊!为什么要加在子女的身上呢?这不是一种典型的“子承父荫”的封建思想吗? 差一分意味着要多花数千元 许文平(合肥师范附中学生家长): 让孩子上一所好学校,接受更好的教育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在教育资源相对缺少的今天,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哄骗和强制中告诉孩子,你必须要好好学习,学习用功了,成绩上来了才可能上好的高中,上了好的高中就离上好的大学不远了。可是对待中考加分问题,我们常常茫然失措,作为父母,我们无法再继续“骗”下去了,孩子会说,为什么某某有一个在国外的亲戚,他就可以在升学中占便宜呢?孩子甚至会说,外国的月亮就是比中国圆,那我们辛辛苦苦建立在孩子身上的系统的世界观、价值观就轰然倒塌了。从某种意义上说,在中考中差一分甚至半分就可能拉开了一个层次,就可能会决定孩子上哪一个层次学校,当分数离名校分数线仅有毫厘时,对于家庭来说则是数千元乃至2万多元的付出。 要兼顾公平防止腐败 姚芳(合肥市第十六中学教师): 新形势下的教育有必要继续弘扬公平公正的原则,在适当照顾贫困学生的同时,维护最广泛、最具有代表性的学生的利益,这是提倡科教兴国科学发展观的需要,也是合肥市建设科学城的必备条件之一。因此,我个人认为,对于中考加分问题,要综合考虑,统筹安排,不可一蹴而就。 特别要防止教育腐败在“加分”前诞生,合肥的情况我不太清楚,但据媒体报道,外省某市的一个学校,数十名学生的班级,有80%以上是“体育特长生”,然而真正具有法定效力的仅有一人,荒唐可笑之极,让人反思却觉得“合情合理”,有特长可以加分,那学生家长说了,我有门路为什么不可以为孩子创造“特长”呢? 操作规范有助于学生全面发展 叶义银(寿春中学执行副校长): 国家提出对特定的考生给以政策鼓励或倾斜是有道理的。例如在给具有一定特长的学生中考加分的政策上,我们发现这在客观上反映了政府一直在培养人才问题上做有益探索,是暗合当前教育界提出的“全面发展”理念的。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在评“三好学生”或者特长生问题上,我们的操作尺度可能有待商榷,面太小、要求相对苛刻让很多优异的学生没能享受到应有的待遇。还有的时候很多学生反受其累,疲于奔命却找不准自己的位置。因此我认为中考加分问题要在广泛调查中寻找切入口,在充分论证中找准落脚点,让家长、学生皆大欢喜,最终让国家、社会拥有真正的人才。 中考特长加分有违宪法和法律 张玉文(安徽美林律师事务所律师): 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教育法也明确规定:“受教育者有入学、升学、就业等方面依法享有平等权利”。如果对参加中考的应届特长生加分照顾录取,实际上就是人为地将应届非特长考生和特长考生置于不公平竞争的境地,人为地抬高了除特长生外的其他考生升学的门槛。但是我个人认为,国家对烈士子女归侨(华侨)子女加分,实质上是在鼓励一种精神,肯定一种爱国情感,学生的父母对我们的社会有所贡献时,社会和国家给他们的后代以回报是无可厚非的。 ·杨兵 姜晓亮 采访/整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