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新浪首页 > 新闻中心 > 教育新闻 > 正文

“校漂”忧思录后记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4月25日06:04 河南报业网-大河报

  “我就要离开郑州了,和你告个别。”听清是金强的声音,记者脑海中马上浮现出这样一幅画面:一群不是大学生的学子,早上5点钟就去大学图书馆占位,他们比在校生学习更刻苦、更勤奋,但他们不是学生,他们的冷暖无人关心。为了抢占一个座位,他们常常要受一肚子气。他们就是“校漂”一族。金强是本报1月24日刊发的《生存在围墙内外的“校漂”一族》中的主人公之一。

  “我决定不再考研了,现已联系好了安阳的一所中专,就要离开郑州去那里报到工作了。”金强在电话里说。

  和金强一样,王姗也是郑州大学2004届中文系毕业生。今年考研,王姗考了317分,而她报考的学校北京语言大学的复试分数线是350分,王姗同样名落孙山。

  而本报的报道对象路平今年已经是第四次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却再次败下阵来。

  “考啊,怎么会不考,这是我的梦呀!”李宣是这次记者采访中唯一一个坚定回答明年还要继续考研的人,尽管今年考研他是第二次失利。

  记者报道中的另外两个“校漂”成员杨靖和娟,没有联系上本人,但从侧面了解到,他们的考分都没过所报考学校的复试分数线。

  “‘校漂’们在学校学习没名没分,吃、住又苦,其精神可嘉,但他们付出的时间和金钱成本太高,实在是得不偿失!”已从事11年大学生就业工作的河南财经学院蔡庆平老师说道,就按“校漂”们毕业第二年考上研究生算起,复习备考得1年时间,再加上读研的2年,和同时毕业参加工作的同学比,他们时间上比人家多耗了3年,这3年时间内许多人不但挣不到钱,恐怕还得靠家里补贴,而已经就业的同学3年时间一般也得挣两三万,这个差别是不小的。更何况有些“校漂”,已经“漂”了两三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付出的成本更大。听说还有“校漂”家庭,为了让孩子考研,家人把牛都给卖了,不少家庭甚至被拖贫,这些故事听来让人心寒。

  有关专家还表示:大量“校漂”一族的存在还对学校造成了很大压力,大量占用学校的资源,在一定程度上侵害了在校生的利益。

  河南农业大学就业办主任张留占老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西方,国家是不鼓励大学生毕业后去考研的,大多数人都走上了创业的道路,只有极少数“与世无争”的人才会选择去读研。

  “考研是条路,但如果这条路走得很难,而且前景未卜,那么是不是还要一条道走到底呢?真希望‘校漂’们非常理智地思索一下这个问题,人生毕竟非常短暂啊。”曾经在考研道路上苦苦拼搏无果、而今已走上工作岗位的一位“老校漂”深有感触地说。


小字】【打印】【下载点点通】【收藏】【关闭
 
新 闻 查 询
关键词
免费试用新浪15M收费邮箱 赶紧行动!
缤 纷 专 题
春意融融
绿色春天身临其境
摩登老人
摩登原始人登场啦
图铃狂搜:
更多专题 缤纷俱乐部
 
 


新闻中心意见反馈留言板 电话:010-82612286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