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高校毕业生7月往哪飞 | |
---|---|
http://www.sina.com.cn 2005年05月17日12:21 云南日报 | |
2005年大学毕业生就业调查 调查一就业形势的认识 1月25日,今年第一场大学毕业生大型招聘会在昆明理工大学举行,当时有来自省内外高校的两万多名学生前来“试水”。就在当天,本报随机在招聘会现场进行了一次问卷调 这次随机调查的结果显示,有69%的毕业生不知道今年全国和省内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及男女比例。耐人寻味的是,有79%的毕业生都认为掌握宏观形势对自身就业很重要。 同样,3月12—13日,昆明田野调查与咨询公司受本报委托,对昆明市内13所高校的应届毕业生进行就业状况的调查结果也表明:虽然有高达76%的被访问大学毕业生认为就业的宏观形势很重要,了解宏观情况更有助于清楚认识就业形势,对做好自我定位有很大帮助;但实际上对此有明确了解的却只占被访学生的14%。 调查二 就业信息的获取 专业调查公司的调查还显示,大学毕业生获知就业信息的主要渠道、途径是人才交流会和学校、院、系上公布的就业信息,分别有74%和70%的提及率;同时认为最有效的就业途径是现场招聘会(65%的提及率),其次是亲友介绍和学校推荐,分别为27%和26%的提及率。而求职中最困扰大学生的因素是信息量少,其次是对社会缺乏了解和对企业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对此,田野公司在调查报告中指出,需要学校和社会各界加强就业形势的宣传和教育。 调查三工作薪酬的期望 本报问卷调查显示:大学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值集中在1000元至2500元之间,占72%;然后依次为2500元至4000元之间占了20%;4000元以上占了5%;1000元以下占了3%。 而田野公司的调查报告也认为,多数大学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值较高,83%的被访大学生期望值在1000元至2500元之间,相对只有11%的大学毕业生对第一份工作的薪酬期望值较为谨慎,选择为1000元以下。而据去年昆明统计年鉴,昆明市职工2003年月平均工资为1114元。 小结 此前,各大教育类专业媒体也曾多次报道指出,如今,各用人单位在使用大学毕业生时已较理智,几年前的“人才高消费”现象得到了遏制,加上高考扩招,也给用人单位提供了更多选择机会。高期望值和现实之间必然存在冲突,有关人士分析,这是一种传统的观念在作祟,多数还没走出校门的大学生总是对自己太过自信,总感觉自己是人才,而忽略了自己走向社会成为劳动者这一现实。 事实上,不少大学毕业生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接受本报调查时,有24%的学生表示目前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之一就是对自身择业期望值过高。田野公司的调查报告中,针对“大学生就业难自身根源的认识”一项,提及率最高的是“对自身择业期望值过高”,占62%;其次才是“综合素质欠缺”,提及率为59%。 调查四就业地区的选取 毕业后会选择留在哪个地方?在本报的调查中,选择“知名城市”的占13%,“沿海发达地区”占14%,“留在昆明”的占48%,“回州市县”的占18%,有7%选择了“暂时没有考虑”。 田野公司的调查则呈如下比例:43%的选择在昆明,20%选择回自己所在州市县,只有较少部分学生选择到一些知名大城市或沿海发达地区发展,其余均称未作考虑。田野公司分析认为,这说明我省的多数大学生就业区域观念较强,但就业区域较为狭窄。 在回答本报对选择什么样的就业单位这一问题上,大学生们的选择呈现出“平均化”:民营企业占12%,国有企业占16%,外资企业占18%,私营企业占12%,合资企业占14%,公务员则占18%,自主创业占12%。撰文锁华媛 赵梅圭 调查 李 荣 雷 鸣 李华君 宋寒宵 刘 磊(春城晚报) | |